沅江市卫生健康局关于印发《沅江市2021年基层卫生健康工作要点》的通知

索 引 号:4309810018/2021-1393082 发布机构:沅江市人民政府 发文日期:2021-05-26 信息类别:综合政务 公开范围:全部公开 公开方式:政府网站

各镇(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现将《沅江市2021年基层卫生健康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按照要求认真组织落实。

 

 

沅江市卫生健康局

2021526

 

 


沅江市2021年基层卫生健康工作要点

 

2021年全市基层卫生健康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基层为重点”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着眼于“机制体制活起来、基本医疗强起来、公共卫生实起来、卫技队伍稳起来、群众有获得感”,统筹基层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基层卫生健康重点工作,进一步改革创新、提升能力、激发活力,推动构建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动基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落实责任,持续抓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常态化疫情防控

1.发挥疫情防控“哨点”作用。推动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落实“四早”和“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等疫情防控策略,开展基层医务人员疫情防控规范化培训,提高疫情防控能力。加快推进镇(中心)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发热诊室,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疫情防控“哨点”作用。 

2.落实疫情防控相关措施。督促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落实《关于印发湖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的通知》(湘卫基层处便函20216号)、《关于印发湖南省新冠肺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感染防控工作指引的通知》(湘卫基层处便函20219号)等,规范开展预检分诊,落实发热患者的发现、登记、信息报告、转诊等工作要求,加强机构感染控制,加快提升基层核酸采样能力,积极完成新冠肺炎疫苗接种任务,全力做好基层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二、积极创新,继续深化基层卫生综合改革

3.持续深化基层卫生综合改革。按照省、市两级部署,开展基层卫生综合改革进展常态化监测,落实省级下发的《促进人才向基层流动实施方案》(湘办201985号)和《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湘卫发20183号),市级制定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益办发〔201632号)、《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实施方案的通知》(益卫发〔201918号)等文件精神,重点推进“实行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财政保障,落实‘两个允许’政策”,扎实做好基层医院医改核心数据监测,推动基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4.扎实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继续推进我市紧密型市域医共体建设工作。加快建立医保基金“总额付费,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机制,调整完善医共体成员单位功能任务,加强分工协作,改革绩效薪酬分配方式,推进分级诊疗,在市域内达到首诊在基层,“小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市”的目标,实现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开展督导调研和监测评价,防止不良倾向,全面实现市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

三、多措并举,不断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5.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推动所有镇(中心)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严格按照标准全部参与“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2021年,确保胭脂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湾镇卫生院、四季红镇卫生院达到基本标准;力争黄茅洲镇中心卫生院、泗湖山镇中心卫生院达到推荐标准。

6.开展创建二级医院(社区医院)等级评审。按照《湖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二级医院(社区医院)等级评审管理办法》,琼湖街道第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加强建设和管理,力争年内达到二级医院(社区医院)水平。

7.规划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重点(专病)专科建设。为满足群众就近看病诊疗需求,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加强特色科室建设。要学习借鉴浏阳市重点专科建设发展先进经验,做好特色科室建设规划,开展省级重点(专病)专科创建活动。2021年,黄茅洲镇中心卫生院创建省级呼吸内科重点(专病)专科,草尾镇中心卫生院创建省级心血管内科重点(专病)专科。

 8.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环境和条件。按照省卫生健康委统一部署,加强基层卫生信息系统运维管理,规范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电子档案,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信息化赋能基层卫生工作。开展镇(中心)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用房修缮、医疗设备配备,推进6S精益管理,加强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切实改善基层就医环境和条件。

 9.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制度。按照省级制定的镇(中心)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管理办法,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服务更加规范,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10.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落实《湖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实施意见(试行)》(湘卫基层发20212号),建立符合我市基层卫生实际的评价标准,加强监督和指导,推动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规范开展绩效考核。积极参加全省基层卫生健康工作先进县(市、区)、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KPI100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KPI50强”评比活动,营造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四、强化管理,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质增效

11.规范项目资金管理。各项目实施单位要抓好项目资金预算,完善资金分配和使用办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任务及经费按照镇(中心)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0%左右、村卫生室40%左右实行绩点制分配,确保镇村两级项目任务与资金合理分配。按时拨付村级项目经费,保障乡村医生合理待遇。

12.推进高血压、糖尿病医防融合管理工作。各项目实施单位要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关注、支持慢性病医防融合工作的良好氛围。全面推进医防融合“五个一”(一个明确诊断、一张适宜处方、一批基本药物、一项健康咨询和跟踪服务、一条急诊救治绿色通道),充分发挥高血压专病门诊和血压监测点作用,落实临床医师规范诊疗与信息反馈责任。加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门诊用药保障,全面提高慢性病医防融合管理水平。

13.加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务实应用。各项目实施单位要继续加快推进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向个人稳妥开放,引导城乡居民通过“湖南居民电子健康卡”微信公众号查阅个人健康信息,逐步实现居民查阅个人电子健康档案覆盖率达80%及以上。稳妥推进诊疗过程调用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试点工作,全面提高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务实应用程度。

14.推行基本公卫服务项目绩点制。各项目实施单位要落实《湖南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点制管理实施方案(试行)》,开展项目绩点制管理培训,逐步实行绩点制管理,通过运用绩点制组织开展项目绩效评价,主要依据绩点制评价结果拨付项目资金,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精细化管理,充分调动乡村医生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

 15.加强项目绩效评价。各项目实施单位要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进展情况常态化监测,确保项目年度绩效目标全面完成。开展项目年度绩效评价,提高服务真实性、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向个人开放等指标赋值,实行线上评价和线下考核相结合,确保绩效评价公平、公正、公开。加强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加大资金奖扣力度树立“奖优罚劣”的工作导向,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做真做实做优。

五、加强建设,着力提高基层医务人员能力水平

16.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根据省定指标,继续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本土化人才培养,2021年全市免费培养本土化医学大专定向生11人。其中:临床医学3人、药学1人、检验技术2人、中医4人、预防医学1人。全面提升基层卫生人员能力,开展高中起点单独招生乡村医生培养。继续推进乡村医生养老保险参缴工作,及时发放老年乡村医生生活困难补助,切实巩固基层卫生网底。

17.开展基层卫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岗位技能同质化练兵竞赛活动。制定全市练兵竞赛工作方案,逐级开展练兵竞赛活动,激发基层医务人员比学赶超、优质服务的动力,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18.严格落实晋升副主任医师职称前下基层服务制度。继续开展公立医院对口支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承担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业务指导、技术支持、人才培养等任务,帮助提高基本医疗服务水平。市直二级以上医院具有中级职务的专业技术(临床、中医等类别专业)医务人员,在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之前,必须下派到镇(中心)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学术指导和授课,累计服务6个月,否则不予申报评聘相应的卫生专业技术职务。鼓励晋升中级的或医学本科生下沉镇(中心)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服务时间可作为今后晋升晋级依据。

六、优化服务,增强居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感受

19.提高家庭医生服务能力。引导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医生、非政府办医疗卫生机构医生、退休医生参与签约服务,进一步壮大家庭医生队伍。开展助理全科医生培训、转岗培训、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基层卫生人才能力在线考试,提升家庭医生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服务能力和传染病识别、处置能力。

20.做实家庭医生个性化签约服务。推广家庭医生个性化签约服务,开展自主点单式签约,探索“互联网+医护到家”,为确有需求的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残疾人等开展上门医疗、长期处方、“互联网+”等签约服务,满足服务对象不同层级的健康需求。

21.增强家庭医生服务体验。举办“5.19世界家庭医生日”主题活动,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五进”即“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活动,加强签约服务政策宣传,提高群众对签约服务知晓率和感受度。

七、巩固成果,加强健康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

22.保持健康扶贫主要政策总体稳定,重点推动大病专项救治政策、资金、对象“三统筹”,已纳入大病专项救治范围的33个病种,定点医院原则上保持不变。持续做好脱贫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重点做好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严重精神障碍等患者的规范管理和健康服务。坚持以脱贫地区为重点,进一步补齐卫生健康服务体系短板弱项,深入推进健康乡村建设,进一步提升乡村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和群众健康水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