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在湖南省双碳研究院带领下,湖南师范大学“碳路中和,苇来可期”暑期调研团联合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科研小组赴沅江市南嘴镇开展环保主题科普活动。
此次科普活动吸引30余名学生参加,活动通过“讲座+手工+实验”的沉浸式体验,打破传统课堂界限,以趣味性与互动性提升青少年对双碳目标的关注度。
在科普讲座上,调研团以“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为切入点,通过生动案例讲解气候变化与人类历史文明演进的关系,剖析全球变暖对农业、水资源、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并结合沅江市湿地生态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日常行动助力碳减排,如减少塑料使用、保护湿地植被。
在手工课上,同学们利用芦苇、麻绳、木棍等材料,在志愿者指导下制作“环保花篮”“环保挂饰”等创意作品,同时开展芦苇套圈大挑战等游戏。现场气氛活跃、学生们热情高涨。通过将自然材料与艺术创作结合,传递了“变废为宝”的环保理念,强化了学生对湿地生态系统价值的认知。
实验课以溴麝香草酚蓝为核心,通过“变色魔法-CO₂检测”的递进设计,将化学知识与湿地生态保护、双碳目标紧密结合。学生们在活跃的氛围中既掌握了酸碱指示原理,又深刻体会到环保行动的重要性。
“沉浸式科普”不仅播撒了科学种子,更通过赋能青少年参与家乡生态治理,为乡村振兴注入绿色科技的力量。南嘴镇将以此次科普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深化“科技+环保”融合赋能,推动生态治理与乡村振兴双轮驱动。
责编:蒋碧 审稿:黄浩
寰俊鍏紬鍙�
鈥滄箻鏄撳姙鈥濊秴绾ф湇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