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沅江“稻稻菜”模式焕新绿 200余亩芥兰花海化身春耕“营养剂”
发布时间:2025-03-05 10:10 信息来源:新沅江 作者:钟祖彪 邹凯 孙帆 浏览量:202

惊蛰将至,沅江市广袤的农田里奏响春耕序曲。近日,沅江市草尾镇种粮大户周波承包的272亩农田中,金灿灿的芥兰花海与轰鸣的旋耕机交相辉映——正值盛花期的芥兰被翻耕入土,化作滋养土地的天然绿肥,为即将开始的早稻生产积蓄能量。


在草尾镇胜天村,去年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灌渠中,春水汩汩注入金黄的田野,种粮大户周波和合作社的农户一起,开着四台旋耕机在农田里一字儿排开,在花海中开始了今年春耕的翻耕作业。

这片占地270多亩的花海并非油菜花,而是周波在去年晚稻收割后,以每亩240元的价格将农田租赁给当地一家蔬菜种植公司,该公司在此种下了大湾区居民喜爱的芥兰菜苔。菜苔的亩产量可达3000余斤,按照每斤3元的市场价,每亩农田可额外收入1万多元。而采摘完菜苔的芥兰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内形成的这片金黄的花海,成为稻田里最优质的绿肥。当地人把这种模式叫做“稻稻菜”。

“采摘后剩下的菜心、菜杆、菜根和菜叶,对我们而言都是绿肥。我们会把这些剩余物旋耕到地里,作为第二年春耕的绿肥使用。这就是‘稻稻菜’模式,它不仅能带来经济效益,还能在第二年的生产中减少化肥的使用。”周波说道。


旋耕机在金色波浪中划出深褐色轨迹,传统农业生产中需额外购买的化肥,在这里被“菜稻轮作”的智慧替代。据当地农业部门测算,这种“稻稻菜”模式可使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15%,每亩减少化肥使用量20公斤。盛花期的芥兰富含氮磷钾,若等结籽再翻埋,养分至少流失三成。因此,不等惊蛰时节,周波就开着旋耕机来到这片农田开始翻耕平地,开始今年的早稻生产工作。

“为防止菜苔结籽后导致地里的养分随杂草流失,同时考虑到今年春耕生产在即,我们即将在这片基地开展早稻集中育秧工作,所以现在要把这些菜苔旋耕处理完。”周波说道。

据沅江市农业农村部门介绍,“稻稻菜”模式实现“一田三收”:双季稻保障粮食安全,冬季蔬菜对接市场需求,菜花还田形成生态闭环。目前该模式已在沅江市推广至2.6万亩,带动农户亩均年收入突破3000元。沅江市作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近年推广“水稻+N”轮作模式,2023年粮食总产达62.3万吨。草尾镇建成全省最大集中育秧基地,工厂化育秧能力覆盖10万亩稻田。

责编:黄泽东  审稿:黄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閸掑棔闊╅崚甯窗
闂€鑳偓鍛彠閻栬鲸膩瀵拷
閺€鍨瀵邦喕淇� 閺€鍨瀵邦喕淇� 瀵邦喕淇婇崗顑跨船閸欙拷
瀵邦喕淇婇崗顑跨船閸欙拷

瀵邦喕淇婇崗顑跨船閸欙拷

閳ユ粍绠婚弰鎾冲閳ユ繆绉寸痪褎婀囬崝锛勵伂 閳ユ粍绠婚弰鎾冲閳ユ繆绉寸痪褎婀囬崝锛勵伂 閳ユ粍绠婚弰鎾冲閳ユ繆绉寸痪褎婀囬崝锛勵伂
閳ユ粍绠婚弰鎾冲閳ユ繆绉寸痪褎婀囬崝锛勵伂

閳ユ粍绠婚弰鎾冲閳ユ繆绉寸痪褎婀囬崝锛勵伂

閺呴缚鍏橀梻顔剧摕 閺呴缚鍏橀梻顔剧摕
閻儴鐦戞惔锟� 閻儴鐦戞惔锟�
閸掑棔闊� 閸掑棔闊� 閸掑棔闊�
鏉╂柨娲栨い鍫曞劥 鏉╂柨娲栨い鍫曞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