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洞庭湖腹地的沅江是湖南省粮食主产区。每年的七月,是农民最繁忙的时节,在不足一个月的时间内,他们要抢收早稻,还要抢插晚稻。眼下,正是沅江粮食生产的黄金季节,今年的43万多亩早稻正式开镰收割。
在沅江市泗湖山镇朱冯村的田野上,农机手刘卫红正驾驶着自己购买的高速收割机,为冯鑫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抢收早稻,确保早稻的颗粒归仓。刘卫红自己轻轻松松种了二十多亩稻田,又自掏腰包8万多元买了一台高速收割机,只辛苦了一年就回本了。现在他开着这台收割机,赶上现在的农忙时节,一天可以有几千元钱的纯收入。
农机手刘卫红表示:“收割机一天可以收50到60亩稻田,2000到3000块钱的毛利润,除完油钱可以赚到2000块钱。”
冯鑫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以粮食种植为主,自农户手中流转的1500多亩稻田全部用于双季稻的种植,虽然前段时间持续的降雨对部分早稻的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但整体保持丰收。亩产可达1100多斤。
冯鑫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经理陈建军表示:“根据现在收割的情况看整体情况应该还算可以,比往年不会差。”
粮食丰收了,最高兴的莫过于沅江市老科协副会长、全国科普功臣郭继先。他既是合作社的技术指导,又对全市的早稻生产情况熟悉。今年沅江早稻面积落实得好,田间管理到位,农技指导到位,确保了今年43.75万亩早稻的丰产丰收。
市老科协副会长郭继先高兴地说:“农民增产增收,粮食实现了安全,饭碗牢牢的端在了农民的手中。”
责编:蒋碧 审稿:黄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