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沅江市委、市政府面对日趋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和市域经济快速发展而日益攀升的用地需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牢固树立“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的理念,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以夸父逐日的信心,坚定不移的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耕地保护的有关规定;以卧薪尝胆的恒心,全力开启“增减挂钩”“空心房整治”“旱地改水田”“腾笼换鸟”的增地模式;以破釜沉舟的决心,铁锤遏制土地违法行为,全市自然资源管理工作成效明显,实现了耕地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获得2021年度湖南省自然资源管理工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表彰。
随着农业生产经营的多元化,一小部分农民私自将耕地进行挖塘养鱼,这样就会导致地方部队明天看的减少。沅江市严格耕地保护政策,加强执法力度。2021年,阳罗洲镇两仪村发现私挖鱼塘情况,市自然资源局督查室在巡查中发现这一问题后,迅速下达整改文书,责令其恢复成水田。
“耕地就是红线,谁都不能踩踏。”沅江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朱可军表示。
2021年,沅江市共办理涉耕建设用地15批次,占用耕地60.2295亩,收取耕地开垦费264.1205万元,做到了占用耕地的占补平衡。同时高性价比交易旱改水指标,高质量完成上图入库任务。在创造收益的同时,其上图入库面积已超过省自然资源厅要求。
沅江市充分利用2016年《我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修订契机,把节约集约用地理念贯穿于修编工作全过程,以控制非农建设占用农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保障发展需求与保护资源为目标,对城乡建设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规划、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规划等用地规模、结构和布局进行了优化,且同步兼容,有效落实了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制度,为节约集约用地提供了科学“导航”。有序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助力乡村扩容增速。2021年,沅江市盘活建设用地850亩。
沅江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谢敏就表示:“盘活了建设用地,就可以为沅江的经济提供强大的发展基础。”
在盘活建设用地中,沅江市积极实施“增减挂钩”。按照“宜水则水、宜旱则旱、宜林则林”的原则,出台了《我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空心房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科学确定拆旧地块的复垦方向,新增耕地260亩。大力整治农村“空心房”。以农村“空心房”整治为切入点,实现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合理化利用,助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目前已启动第一期整治工作,复垦面积248.3亩。
同时严格批后监督管理,速供“新增”盘活“存量”。采用“腾笼换鸟”方法,在低效用地上下足功夫。目前已出台《闲置土地处置暂行办法》《闲置土地清理处置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制定了《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实施方案》,对长期未开工建设、用地低效或闲置土地进行督促开工建设、依法回收等措置,实现对用地批后监管。
沅江市在土地资源保护中,严格监管重拳出击,铁锤遏制土地违法行为。建立起土地市场动态监测与监管系统,打造违法用地案件查办机制,成立五个乡镇片区督查室,将问题发现在初始,解决在萌芽,确保了违法用地行为及时发现,及早制止。
责编:蒋碧 审稿:黄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