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洞庭湖湿地保护见成效 百鸟翔聚来越冬
发布时间:2021-11-08 17:12 信息来源:沅江新闻网 作者:盛拥军 浏览量:

近日,在沅江市南洞庭湖一处叫白泥洲的水域,几千只候鸟在这里栖息觅食,场面十分壮观。

在南洞庭湖白泥洲辽阔的芦苇荡里,有两块洼地,水生植物丰富;水中丰富的鱼类吸引了成群的候鸟在这里觅食。这里栖息的主要是绿翅鸭、斑嘴鸭等中小型禽鸟,它们时而在水中游弋,时而自由自在地飞翔,芦苇荡里回荡着鸟儿们欢快的叫声,十分热闹。

沅江市环保志愿者协会会长李剑志介绍说:“今天在这里做鸟类监测,看到野鸭特别多,主要有绿翅鸭、针尾鸭、斑嘴鸭、还看到了四只国家二级保护鸟类白琵鹭,还有苍鹭、大白鹭、白鹭等等,估计这次在这里看到的鸟类大概有6000只,这里通过生态修复后,鸟类资源非常丰富了。”

沅江市通过有针对性的湿地修复工作,将湖洲中低洼处蓄水保湿,为候鸟提供理想的栖息场所。特别是实施禁捕退捕工作后,南洞庭湖鱼类资源越来越丰富,来此越冬的候鸟也越来越多。

益阳南洞庭湖自然保护区沅江市管理局科研宣教股股长曾喜波说,百泥洲这边有水面520亩,在低水位的时候通过筑堤蓄水,能够保存水。有水之后就有植物和鱼类,候鸟来了有觅食的场所,通过这种办法,就把生态修复起来了,鸟类自然就多起来了。

今年,沅江市在三联洲青头潜鸭栖息地、下塞湖湿地、嘉兴湖白琵鹭栖息地等重点区域开展有针对性的湿地修复,共完成修复面积0.56万亩。修复区域湿地植被恢复良好,鱼类及底栖生物资源逐步恢复,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候鸟明显增多。目前南洞庭湖自然保护区记录到的鸟类有290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9种。湿地内有越冬鸟类6万只以上,种群密度大。

责编:喻浩 审稿:黄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