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保护见成效 下塞湖呈现湿地之美
发布时间:2021-10-18 16:41 信息来源:沅江新闻网 作者:盛拥军 邹凯 浏览量:

近两年来,南洞庭湿地在沅江市委、市政府的大力保护下,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下塞湖矮围拆除后,通过几年的生态修复工作,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功能逐步恢复。

秋天的下塞湖,天蓝水清,百鸟翔聚。成群的野鸭、天鹅在水面自由自在地游弋,众多的白鹭在芦苇水泽之间飞翔觅食。白色的芦花,青翠的野草,五彩缤纷的野花生机盎然,湖洲上一派百草繁茂的景象。

沅江市环保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曾国华说,近年他们巡湖经常新看见一些不知名的野草野花。像下塞湖有块水面原来都是一片空白,今年春天发现长出不知名称品种的菱角,现在长出两大片。

下塞湖位于南洞庭湖腹地,地跨沅江、湘阴两地,涨水为湖,退水为洲,是重要的湿地生态保护区。沅江市制定了湿地修复方案,通过人工修复和自然修复相结合,完成了1.67万亩的生态修复。下塞湖通过封禁修复,有效杜绝了湿地生态系统的人为干扰,依靠下塞湖湿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逐步恢复,生物多样性稳步提升。洞庭湖沅江水域水质稳定在四类、基本达到三类。

沅江市漉湖湿地保护与发展事务中心湖洲站站长胡光祥介绍,现在他们对下塞湖禁捕禁钓,安排了专人24小时值班值守,另外对湖州上面分片区安排人巡查,维护湿地的生态恢复。

经调查,下塞湖湿地保护区域内有种子植物179种,野生动物258种。近几年陆续发现成群的麋鹿、黄胸鹀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动植物种群数量明显增多。

责编:喻浩 审稿:黄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