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沅江市成功申报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县以来,市畜牧水产事务中心大力推动该项目在沅江市落地落实,通过帮助规模养殖场建设改造畜禽粪污收集、贮存、处理设施和输送管网等方式,促进畜禽养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体水平。
在新湾天邦养猪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一栋占地1000多平方的大型异味发酵床格外醒目。基地负责人张荣国正操作机械翻动发酵好的猪粪残渣,准备将其作为肥料填入桔林地里。他告诉记者,他的生猪养殖场每年出栏生猪30000多头,粪便处理一直让他头疼,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帮助下,投资600多万建设异位发酵床、干粪堆积棚、烘干洗消中心、沼液消纳池等设施,不仅为他打开了种养一体化+循环利用新格局,也彻底消除了猪粪对环境的影响的后顾之忧。
张荣国说:“经过对设施的改造完善以后,能很明显的看到所有的污水都没有外流的现象,通过这一千多亩的消纳地,消纳管道的处理能够均匀、有效、及时的把所有的猪场内的废水废渣利用起来,对周边的村民和环境完全没有任何影响,而且经过处理后的这些废水废渣非常有利于植物的生长,真正的做到了种养相结合”。
贺志华是养猪场附近的居民,50多岁的他爱干净、整洁,但养猪场猪粪的气味一直困扰着他,在了解到养猪场投入了大笔资金,建成了畜禽粪污处理设备设施后,他非常高兴。
贺志华说:“以前附近有很大的气味,尤其是在有风的大热天 。这个设施装好以后,就算温度高、风吹都没有什么气味了,周围环境变化很大”。
近年来,沅江市按照“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思路,积极探索畜禽粪污治理和利用模式,形成了种养一体化+循环利用、粪便污水深度处理利用等粪污处理模式,全市290家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得到了提质改造和完善配套。
市畜牧水产事务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曾军表示:“截止到2020年12月,这个畜禽粪污资源化项目的利用率已经达到了95%以上,畜禽粪污资源化的配套率已经达到100%,随着这个项目的全面完成,对沅江市的绿色健康发展,以及洞庭湖环境的治理和修复起到了关键性,根本性的作用”。
下一步,沅江市将新建一个年处理粪污15万吨,生产有机肥3万吨的区域性粪污处理中心,进一步完善该市粪污收集、转运、加工、消纳、利用体系,全面提升该市人居环境整治水平。
责编:喻浩 审稿:黄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