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江市民热议十年禁渔
发布时间:2020-12-02 15:16 信息来源:沅江新闻网 作者:邬昊霖 浏览量:

回归洞庭湖的天鹅

 

沅江市推进禁捕退捕工作已经有了一个年头了,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洞庭湖的环境也出现了有目共睹的改变。而生活在洞庭湖边的那些人是对这些改变最有发言权的人,十年禁渔会给家乡湖带来什么?沅江禁捕退捕后会变成什么样子?渔民上岸后的生活怎么样?带着这些疑问记者随即走访了几位湖边人士,看看他们是怎么看待十年禁渔工作的。

提起洞庭湖,人们第一反应就是水美鱼肥,禁捕退捕工作开展以来,和洞庭湖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渔民们上岸后的安置问题无疑是重中之重。他们上岸后的生活怎么样,他们会面临怎么样的转型,记者来到了当年著名的小河咀渔村,找寻当地上岸渔民了解他们的生活近况。

 

上岸渔民生活有了新方向

 

“十几年捕鱼生活已经结束了,刚刚上岸的时候我们还有点不适应,工作做什么都搞不清楚。以后到哪里生活啊什么的也很担心。”上岸渔民周志坚笑着告诉记者,“但是很快我们就在家旁边开了个农家乐,现在生活也有了着落,暂时也比较稳定,不用那么担心了。这些年湖里的鱼本身也越来越少了,水质也差了,我们待在湖边肯定也清楚。今年以来我们也看得到 水也好些了,河边头的鱼也看着也多些了,平时在河边走也看得到有鱼再跳哇。我们上岸以后也得到了专业帮扶队的帮助安置,生活现在也稳定了,对于禁捕我们还是支持的。总之也是为我们地方好,希望十年禁捕以后我们还能下去再去捕鱼。”

刘涛是一位资深钓鱼爱好者,从小跟着爸爸一起钓鱼长大,对各种鱼类了如指掌。他告诉记者:“国家实行禁捕退捕以来,首先是感觉湖面的环境越来越好了,没有什么垃圾了,水面变得更加清澈了,我们一个下午的时间就能收获不少的鱼,感觉鱼的种类和数量明显变多了,如果国家继续支持环境保护的话,首先环境会变得越来越好,湖里面的鱼会变得更多,甚至会回到我小时候非常美好的时候。”

 

刘涛非常期待回到小时候的环境

 

十年禁渔的第一年,湖区频频传来喜讯。江豚回来了,天鹅也回来了,珍稀鸟类和各种鱼类也慢慢变多了,这是环保志愿者们最乐意见到的事情。

环保志愿者马跃明今年亲眼见证了江豚的回归,他现在已经开始展望十年后美好的洞庭景色:“我想多年以后我们洞庭湖的水质变得越来越清,鱼类鸟类也越来越多,作为一位本地环保志愿者,我对十年后的洞庭湖充满期待。”

 

所有人都对十年后的家乡湖充满了期待

 

十年后的母亲湖,十年后的家乡,会是什么样子我们一同充满着期待。

责编:喻浩    审稿:黄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