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跃龙:芦菇产业发展的先驱者
发布时间:2020-10-14 19:38 信息来源:沅江新闻网 作者:黄曦 浏览量:685

近年来,随着环保政策的改变,芦苇产业从沅江市的“金疙瘩”变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包袱”,这让从小在芦苇荡中长大,对芦苇有着特殊感情的石跃龙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从2017年开始,他就经常在芦苇荡、芦菇实验基地和各科研研究所中穿梭,决定找出一条芦苇产业转型的新路子。经过4年的不懈努力,他历尽艰辛,终于成功开辟出一条绿色生态、有着百亿产业发展潜力的芦菇产业链,为沅江经济社会发展、芦苇产业转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石跃龙指导工人

初见石跃龙,他正在胭脂湖芦菇实验基地指导工人发酵芦苇,为新一轮试种芦菇做准备。他告诉记者,芦苇作为食用菌栽培的基质,其腐熟程度对食用菌的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芦苇表面有一层蜡质层,一旦发酵不到位,芦苇上的营养就很难被芦菇吸收,直接影响芦菇产量。

谈及与芦苇的不解之缘,石跃龙说,他的家就住在漉湖芦苇场,芦苇经济没落后,他就想,小时候芦苇荡中野生蘑菇很多,能不能将这些野生蘑菇驯化过来,利用芦苇来培养这些野生蘑菇,这样既能消耗存量的芦苇,也能产生经济效益。

想到了就马上做,当时石跃龙就到苇田里面去找了10来种食用菌送到了湖南省食用菌研究所,经过精挑细选,在里面选择了3种品质比较优秀的,产量很高的食用菌来进行培育,通过几年的研发,这3种食用菌成功被驯化。

石跃龙在查看芦菇生长情况

从2017年开始,石跃龙就很少在办公室,基本上在实验基地和科研机构这“两点”奔波,这一段经历也让石跃龙从种植芦菇的“门外汉”成了一名“土专家”。在这段时间里,石跃龙一度因芦菇产量跟不上来,萌生了数次放弃的念头,但想到自己担负着探索芦苇产业转型、生态绿色发展的使命,他每次都咬着牙关坚持了下来,那时,芦苇与芦菇就是他的全部生活,芦菇的“一举一动”所有细微变化都在他的监视范围内。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将试验失败导致废弃的菌包重新加工、消毒、杀菌、接种后,发现食用菌在这个菌包上长得很好,且产量很高,这让他喜出望外,他顿时觉得这个产业有希望了。

石跃龙对记者说:“前几年利用芦苇种植食用菌,产量一直不高,长出来的蘑菇零零星星。但是近两年通过咨询专家意见,在芦苇中加入一些酶和有益的菌类进行加快发酵,芦菇产量由原来的几十斤一亩到现在的最高可以达到13000斤一亩。

经过几年的不断试验、摸索,如今芦菇种植技术已基本成熟,驯化的芦菇不但产量高,且口感好、营养价值丰富,最重要的一点是富含硒。由于芦菇的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实验基地种植出来的芦菇基本供不应求,石跃龙开始搭配沅江水稻、蔬菜等农作物,研究芦菇多样化种植模式,从中甄选出各种不同环境下种植芦菇的最优搭配,“稻稻菇” 、“菇稻菇”等新的种植技术不断被研发出来,不仅筑牢了芦菇产业发展的基石,同时也带动了农民增收。

工作现场

石跃龙告诉记者芦菇种植的好处,第一个好处就是有专门渠道收购,芦菇种植一般亩产量在5000斤,石跃龙收购价格为7元一斤,这样农民每亩效益就能达到35000元,实实在在落入农民的口袋里;第二个好处就是能够改善土壤、改良土壤,通过芦苇发酵食用菌,在收获以后,留下来的这些芦苇渣里面含有大量的菌丝,菌丝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会转化成氮肥,增加土壤的腐殖质,改善土壤,是名副其实的“绿色食品”。

现如今,通过石跃龙这样的先驱者的努力,暮气沉沉的芦苇产业已转变为朝气蓬勃的芦菇产业。芦菇产业不仅看到了希望,还达成了变废为宝、农民增收的预期目标。

谈到未来沅江市芦菇产业未来发展方向的新蓝图,石跃龙信心满满地说:“未来到2025年,预期计划推广到农户的芦菇产量达到20万吨,综合产值达到100个亿,带动10万人就业,把沅江市打造成为全国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县市”。

责编:喻浩    审稿:黄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閸掑棔闊╅崚甯窗
闀胯€呭叧鐖辨ā寮�
閺€鍨瀵邦喕淇� 閺€鍨瀵邦喕淇� 瀵邦喕淇婇崗顑跨船閸欙拷
瀵邦喕淇婇崗顑跨船閸欙拷

瀵邦喕淇婇崗顑跨船閸欙拷

閳ユ粍绠婚弰鎾冲閳ユ繆绉寸痪褎婀囬崝锛勵伂 閳ユ粍绠婚弰鎾冲閳ユ繆绉寸痪褎婀囬崝锛勵伂 閳ユ粍绠婚弰鎾冲閳ユ繆绉寸痪褎婀囬崝锛勵伂
閳ユ粍绠婚弰鎾冲閳ユ繆绉寸痪褎婀囬崝锛勵伂

閳ユ粍绠婚弰鎾冲閳ユ繆绉寸痪褎婀囬崝锛勵伂

閺呴缚鍏橀梻顔剧摕 閺呴缚鍏橀梻顔剧摕
閻儴鐦戞惔锟� 閻儴鐦戞惔锟�
閸掑棔闊� 閸掑棔闊� 閸掑棔闊�
鏉╂柨娲栨い鍫曞劥 鏉╂柨娲栨い鍫曞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