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群众用于旅游度假上的消费支出大幅度增加,垂钓业因其休闲娱乐性,在成为人们休闲度假重要方式的同时,也成为渔民致富的一种重要途径。
11月8日,沅江市畜牧水产事务中心水产站负责人李红炳就本市休闲垂钓产业的发展组织开展了调研工作。
本次调研过程中,渔政执法、垂钓协会、城区内湖相关负责人及垂钓爱好者各抒己见,点出了当前我市垂钓产业所面临的问题。一是休闲垂钓产业的场所少、规模小。我市准钓区小、禁钓区大,而且普遍存在着规模小,设施不齐全的现象。二是垂钓带来的环境影响大,垂钓旺季时,大量游客蜂拥而至,对水域生态及陆路生态环境都产生了极大的破坏。三是垂钓鱼类品种单一,只限于传统的鲫鱼、鲤鱼等,不太能满足垂钓者的品味和需求。四是管理混乱,专业管理人才缺乏,各级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对休闲垂钓业给予的支持与监管力度不够,加之垂钓者个人素质参差不齐,使得垂钓协会难以管理。
本次调研对发展休闲垂钓取得了初步认识。一要打造垂钓品牌,注意垂钓上钩的个体规格,形成特色优势。二要合理划分禁钓区、准钓区,鼓励养殖场与钓场分离,针对不同的钓客对不同鱼种的需求和稳定的鱼类供应,控制垂钓场合理的放养密度。三要休闲垂钓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相结合,集垂钓、旅游、观赏、餐饮和度假为一体,形成“住在水边、食有水鲜、观景垂钓、观光游玩”的特色休闲渔业。四要创造休闲垂钓发展的良好环境,提升垂钓池水体状况、鱼类品种及其周边环境的状况,如树林、草坪、垂钓设施,钓具、餐饮服务、娱乐服务等相关内容。五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从业人员队伍,各级主管部门形成联动机制,根据其不同特点制订出整套相应的经营管理规章制度;乡镇政府加强宏观管理,做好服务工作;垂钓协会规范行业行为,采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正确引导休闲垂钓文化。
微信公众号
“湘易办”超级服务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