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时间:2022-04-11
王佩文:心系兰台 终生无悔
发布时间:2020-09-09 11:25 信息来源:沅江新闻网 作者:孙帆 邬昊霖 浏览量:

提起兰台,大众一般都会以为是哪个地名,兰台人会被误以为是哪个地方的人士。其实不然,兰台是古代记载皇帝言行的史官雅称。经过两千多年的演变,“兰台”一词已经成为档案工作的代名词,档案工作者也就被称为“兰台人”。29年前有一位年轻人与档案结下不解之缘成为了兰台人,29年她坚守着这份责任与使命,她用付出诠释了对档案工作的热爱。她就是沅江市档案馆党组成员王佩文。

修缮一新的档案馆

初见王佩文时她正在办公室整理每日的文件,头发梳得整整齐齐、干练整洁的穿着无一不显露着她平日严谨认真的习惯。今年五十多岁的王佩文从基层的档案员到办公室主任、法制股长、纪检组长……档案局的每个业务岗位她几乎都工作过,虽然临近退休,但她仍然坚守在档案局第一线,站好最后一班岗。

王佩文现在每天的主要工作是负责协助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每天一早她就要进入库房,将那些陈旧档案进行清点整理。档案库房是档案馆的核心重地,几乎所有的档案资料,都保存在库房内。王佩文小心翼翼整理档案的样子像极了照顾新生儿的妈妈。她告诉记者,每份档案都有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档案对于每个个体、每个民族每个文化都是至关重要的。

王佩文作为一个老资历的兰台人 档案无论多久远都信手拈来

一提起档案,平日里不善言辞的王佩文逐渐打开了话匣子。她就像展示自己最骄傲的孩子一样,带着记者参观了如今功能完善的档案馆。从档案资源数据库信息化设备、温湿度自控库房、气体灭火自动报警消防系统等等,档案馆应有尽有,点点滴滴都浸没着王佩文的付出和汗水。

可谁又知道十多年前档案馆又是另一幅光景,那时候的档案馆受过洪水浸泡成为了一栋危房,身为一个兰台人,又怎么舍得让自己孩子一般的档案们受委屈呢。要建一栋属于沅江人自己的新档案馆,这个念头在王佩文心中一发不可收拾。于是王佩文从2008年开始申请新馆的建设。

2008年对于王佩文来说是人生中一个重要节点,那一年她的女儿参加高考,父亲患重病住院。但新馆建设迫在眉睫,身处困难漩涡中的王佩文每天忙得焦头烂额,生活更是医院、学校、单位三点一线。当时第一次提交的新馆建设申请方案被打回,只给了王佩文短短7天时间重新制定一个方案。每天睡不到一个小时,踏破了无数门槛,功夫不负有心人,所幸第二个方案还是按时完成顺利通过了。

王佩文从申请方案到建设完工,6年时间没有休息过一个双休。从一片荒地到如今省内排名第二的县级档案馆,王佩文的付出是常人无法想象的。每每经过档案馆的门前,总有一丝骄傲和一份淡淡的哀思在她心头荡过,骄傲于完成了对父亲的承诺,哀思在父亲今年的离世。

王佩文的父亲叫王怀胜,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沅江第一位档案人。受父亲熏陶影响,王佩文大学就是学习的档案专业,毕业后进入了档案局工作至今。父亲生前最大愿望就是给这些意义非凡的档案一个新家,王佩文作为一个兰台人亦是感同身受。新馆建成后,她就第一时间推着轮椅带着父亲过来参观了。看到年迈的父亲脸上的笑脸,同为兰台人的王佩文也由衷地露出微笑。如今父亲已经离去,王佩文每次看到崭新的档案馆,总感觉父亲从未离去过。

看着焕然一新的档案馆 王佩文总感觉父亲始终没有离开

书写与绢帛,永恒于史册,选择了档案工作,便是告别了热闹和喧嚣,选择了与千宗万卷为伍。从事档案工作29年,王佩文一直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工作,日复一日,始终爱岗如家,默默坚守在兰台之室,散播清香。

责编:喻浩    审稿:黄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