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报告
发布时间:2010-10-22 00:00 信息来源:沅江市人民政府 作者: 浏览量:
一、2009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9 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应对金融危机的各项政策措施,抢抓机遇,攻坚克难,确保了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增长,较好地完成了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批准的各项目标任务。
全年预计实现GDP113亿元(以下均为预计数),同比增长13%;实现 财政总收入4.03亿元,同比增长15.1%;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9亿元,同比增长18.8%;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52.7亿元,同比增长35%;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00元,同比增长6%;农民人均纯收入6280元,同比增长9.8%。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规划;GDP、固定资产投资、农民人均纯收入接近完成“十一五”规划。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 、结构调整不断优化。一是工业产业持续发展。 全市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深入开展“工业园区建设年”活动,有效的促进了工业企业发展壮大。全市规模工业企业由上年的96家增加到104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15.1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25.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8%、26%。在工业内部结构中,机械制造、船舶制造得到快速发展。二是农业产业稳步增长。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0.51亿元,同比增长7.5%。 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今年全市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益阳市级龙头企业13家,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0家。截止目前为此,全市共有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9家,益阳市级龙头企业51家,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82家,有力的带动和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三是第三产业不断壮大。随着国家扩大内需、促进消费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投资和消费得到有效驱动。房地产市场持续升温,商贸流通繁荣活跃,旅游、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 三次产业比由上年的32.2:29.6:38.2调整为31:30.1:38.9。
2 、项目建设成效显著。 通过制定和完善立项争资和招商引资政策,加强项目建设调度和管理,优化项目建设环境,有力的促进了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全年立项争资8.8亿元,同比增长25.5%。引进市域外资金23.18亿元,外资950万美元。
全年调度重点建设项目56个,实际完成投资 16.89 亿元,占年计划投资的 74.4 % 积极开展重点项目建设“三项行动”,有效的促进了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全市重点项目建设“三项行动”45个项目,完成投资16.06亿元,占年度计划的94.8%,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30.4%。全年先后有中联重科外协配套园六家企业、德天纺织15000米牛仔布生产技改、金太阳纸业5.1万吨制浆造纸技改、天安油脂改扩建3万吨精炼植物油及1万吨油料储备、太阳鸟游艇多功能车间扩建、5万吨“辣妹子”二期建设、东方水泥100万吨水泥粉磨站主体工程、琼泰制衣年产3000万套成衣一期工程等工业项目竣工或投产;有明星麻业3万吨苎麻生物脱胶扩建、浣溪纱麻业苎麻酶化脱胶技改、12万吨轻型纸基础设施建设、恩泽水溶布农用麻地膜技改、亿倡食品新建等工业项目新开工;有城区13条道路人行道板铺设、6条主干道改扩建、日处理2万吨污水处理厂、小叶湖、蓼叶湖公园、巴山路人工运河、300公里通村公路、85个行政村农网改造、5所农村中学校舍改造、3个乡镇卫生院的改扩建项目、信息化建设等一批基础设施相继竣工投入使用;有黄茅洲大桥、人民医院整体搬迁、垃圾处理场、法院、档案馆整体搬迁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奠基或准备开工。
3 、社会事业明显进步。 全年新增城镇就业75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帮助3500名下岗失业人员、1500名就业困难对象、2万多名返乡农民工实现就业,419户专业捕捞渔民上岸定居。积极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险进一步扩面提标,发放社会救助资金5200万元,城镇低保范围扩大,农村低保应保尽保。
教育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投资660万元新建了南大、三眼塘等5所中学的学生宿舍和礼堂。农村医疗卫生取得长足进步,公共卫生建设成效明显,完成了草尾、泗湖山、黄茅洲镇中心卫生院公卫楼、医技楼的扩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达到53万人,参合率达到90.6%。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 0 以内。 廉租房项目进展顺利,石矶湖小区和金龙小区已开工建设; 公共文化体育建设取得新成绩,群众文化体育事业进一步加强。完成了三眼塘、南嘴文化站和68个村级体育场所建设。
生态环境保护有效推进,沅江污水处理厂建成投产、“五湖连通”正式启动。 通过积极开展重点企业能效和排放达标活动,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健全节能减排监管机制,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减排目标任务; 万元GDP能耗下降4%, 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削减2.5%,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3%
2009年 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总体执行情况良好,但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够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不强,受市场的影响波动较大。 二是 资源制约、环境制约、体制制约等问题仍然突出 ,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压力较大。三是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仍然存在,化解社会矛盾的任务比较艰巨。 这些问题有待于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
二、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2009年,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全年实现GDP127亿元,同比增长13%; 规模工业增加值33.4亿元,同比增长30%; 实现财政总收入4.6亿元,同比增长15%;完成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1.1亿元,同比增长 35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44亿元,同比增长18%;实现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00元,同比增长7%;农民人均纯收入6780元,同比增长8%;城镇新增就业7000人以上;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 0 以内;完成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
围绕上述目标,2010年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1 以“十二五”规划编制为重点,努力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010 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实施并全面完成 “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对于制定和实施 “十二五”规划,促进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意义十分重大。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抓好“十一五”规划的收盘。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理清全市“十二五”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思路。认真做好全市 “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各专业规划的编制工作,引领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
2 以抓项目建设为重点,努力促进“项目兴市”
一是 抓好项目储备。根据国家产业政策、扶持政策,紧紧围绕机械、船舶、纺织、电子、化学五大产业园建设和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工程建设。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前期工作,努力形成“竣工投产一批、开工建设一批、策划储备一批”的良性循环。二是抓好项目建设。围绕机械制造、造纸、纺织、食品加工等主导产业,重点帮扶一批成长性好、竞争性强的企业。充分利用我市丰富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着力引进和建设一批上下游产业配套,产业链条延长,产业集群形成的战略性投资项目。三是抓好项目服务。在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的基础上争取得到国家和省的审批、核准或备案。同时要积极争取上级对项目的扶持,做好衔接工作。四是抓好项目调度。按照年计划、季安排、月调度要求,加大对项目建设情况的调度。坚持每季度召开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工作联席会,及时研究解决重点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明确责任主体,规范投资行为;落实配套资金,加快实施进度;搞好监督检查,不断提高投资效益。五是抓好项目引进。围绕全市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以资源招商、生态招商、产业招商和项目招商等为重点,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完善招商引资责任体系,建立项目考评激励机制,切实提高招商项目的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和项目开工率。
2010 年,要重点抓好沅纸12万吨轻型纸主体工程开工、金太阳9.8万吨木浆生产线、金瀚船艇4万吨钢制船舶续建、太阳鸟游艇外协配套园,以及黄茅洲大桥、南洞庭大道、琼湖泊岸护坡、城区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市人民医院、法院、档案馆整体搬迁、廉租房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纺织工业园、船舶工业园、电子工业园、化学工业园、漉湖风力发电场等前期项目工作进度,争取早日动工建设。
3 、以扶持企业发展为重点,努力促进经济质量和效益提高
一是 深入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继续实行领导联系企业制度,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通过创业辅导、融资担保、投资引导等措施,有效激活社会投资,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向项目建设,着力增强投资活力。二是大力培育骨干企业。围绕国家10大产业振兴规划,加快推进机械制造、造纸、纺织、食品加工等支柱产业发展壮大,重点支持中联重科、辣妹子、太阳鸟游艇、沅纸、琼泰制衣等重点企业。加大对骨干企业的扶持力度,引导骨干企业策划一批符合产业政策、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大项目和好项目。三是突出发展特色产品。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壮大园区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鼓励企业提高科技投入,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培育开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产品。充分发挥特色产品的规模效应和带动效应,形成创新能力强、技术含量高、产业关联紧的特色产业。
4 、以统筹城乡发展为重点,努力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一是着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集中捆绑使用农田水利资金,更新改造泵站和机站,大力改善水利灌溉条件;提高农村公路建设等级和标准,健全农村公路管护机制,完善农村路网体系。深入开展“三清四改”,推广使用农村清洁能源,大力发展农村沼气、生物质清洁燃料、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继续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力争解决6万人安全饮水问题; 做好农村土地经营流转工作,创新农用地规模经营模式,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加强发展农村二、三产业,鼓励支持龙头企业、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特色农产品基地,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 积极引导农民向城镇集中,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提高城镇化水平。加快推进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二是着力加快城镇建设步伐。以建设“魅力水城”和“宜居城市”为目标, 通过加大投入,切实搞好城市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工程,提高城市品位和档次。 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进一步完善城镇交通网络,着力抓好城镇道路改造升级、污水、垃圾处理等工程,重点 推进“五湖连通”和沿湖绿化带建设,完成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巴山路人工运河、郭家湖公园、小叶湖公园、狮山路建设和新源路人行道改造。
5 、以“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为重点,努力促进生态沅江建设
深入推进节能减排。 实行环保先行制度,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评制度,建立污染源自动在线监控体系,强化环境监督管理。 落实“十一五”规划节能目标分解方案和“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建立健全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和问责制,完善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积极发挥循环经济(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引导作用,全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项目核准程序,开展项目节能评估审查,严格控制新污染项目投产。抓紧落实落后产能退出机制,依法关闭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严格整治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项目上马。 开展重点企业能效和排放达标活动,大力 推广使用新型节能技术与节能新材料。 开展机关、学校、企业、家庭节能活动, 加强对耗能大户用能情况监测。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 以生态沅江建设为目标,积极抓好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积极实施农村生态建设保护,做好退耕还林工作,加强防护林、路旁绿化植树以及生态林建设。 强化种植养殖区域生态监测 。抓好城乡大气环境治理。建设好城区绿化带。加强湖泊水体保护,建设和维护好污水处理设施,严格控制新污染源产生。
6 、以和谐社会建设为重点,努力促进民生改善和社会保障
继续深化改革。 继续推进农村改革,创新土地利用方式,鼓励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严格规范审批行为,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限,理顺部门单位职责关系,提高行政效能。 积极推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改革,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 进一步规范专项资金的安排使用,加强监督检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继续开展项目资金专项使用督察,加强中央投资项目监管。认真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策。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大力培育城乡劳动力市场,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着力培训一批技术好、素质高的外向型人才,不断提高劳动者技能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建立就业援助制度,帮助城镇下岗职工、“4050人员”、失地农民、农村富余劳动力、返乡农民工等就业或再就业,积极推进全民创业。抓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按照上级要求做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前期和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补偿标准和参合率。
促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和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大重大传染病监控防治力度,增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抓好乡镇文化站和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体育活动,做好体育文化广场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深化文明创建成果,积极开展双文明创建活动,着力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树立城市文明形象。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着力抓好重点行业生产安全和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加强物价调控,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 一是加大价格监管力度把握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根据市场物价走向,做好市场价格监管和平抑物价工作,积极应对市场疲软,保障居民基本消费供需平衡,全力维持市场物价稳定。二是稳妥推进价格改革。改善水价,成品油价格等资源定价不合理的状况,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控制垄断性行业、公用、公益事业价格合理上涨。认真执行成本监审制度,强化成本约束和价格监管,促使经营者改进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三是加强价格监测和价格公共服务。进一步加强市场价格监测和预警,密切关注关系国计民生重要商品的价格走势,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预警,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抑制价格突发性上涨,为政府调控物价、保障供应、稳定市场提供参谋依据。深入开展价格公共服务工作,建立健全价格监督网络。
各位代表,做好2010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工作,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定信心,振奋精神,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为推进沅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而努力奋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