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政务公告
沅江市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23-03-28 09:22 信息来源:中共沅江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 作者: 浏览量:673

今年以来,沅江市法治建设工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益阳市委全面依法治国、依法治省、依法治市各项工作要求,高举“法治沅江”建设大旗,高标准贯彻新部署、高水平履行新使命、高质量实现新目标,破旧立新、精准发力,打造法治建设沅江新高地。现将本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坚持党委牵头管总,切实强化组织领导

(一)高度重视,全面部署。沅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把全面加强党对依法治市的领导作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根本保证,坚持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法治建设,多次听取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专题汇报。2022年4月召开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第次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省委和益阳市委相关会议精神,听取全面依法治市工作汇报,对下一步依法治市工作做了统筹部署;20225月召开依法治市工作推进会,统筹部署年度依法治工作对习近平法治思想进行了再次学习,对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省全面依法治市的重要战略举措和重大政策措施进行了再次宣传,对下阶段我市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进行了再次动员。

(二)压实职责,忠诚履职。市委、市政府党政主要负责人把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作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一项政治任务整体调度、整体谋划,层层压实责任,推动工作落实。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按照全市领导干部年度述职工作安排,市委书记、市长都将履行推动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列入了年度述职内容,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依法依规行使各项职能。

(三)强化学习,注重实效。坚持党委中心组集中学法、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法、法治建设骨干培训,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法律法规和党内法规成为常态,切实发挥了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在法治政府建设中的“关键作用”。全面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的重点内容、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学院的重点课程,作为领导干部日常学法、法治培训、年度考核的必学必训必考内容。2022年,全市如法网学法考法应考人数9820人,学法达标率100%,参考率100%,考法通过人数9818人,通过率99.98%。

二、坚持科学民主合法,全面保障权力运行

(一)提高行政决策质量。健全民主决策机制,出台《沅江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则》,全面细化重大行政决策的具体操作流程、操作标准和工作制度,按风险评估、公众参与、集体研究决定等程序进行。对于公众提出的合理化意见建议,最大程度地予以采纳。严格依法依规决策,充分发挥党委法规部门法律顾问公职律师的作用,重大决策集体讨论决定前,严格实行合法合规性审查,提高依法决策水平。建立健全法律顾问制度,各法律顾问积极参与市委、市政府和各部门单位决策事项,依法审查各类规范性文件,未经法治机构和法律顾问进行合法性审查的规范性文件不得出台实施。

(二)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严格规范性文件制定审查程序,把好起草关、审查关、发布关、备案关、清理关,全面落实“三统一”要求,对本级政府和部门规范性文件进行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公布。2022年1月至12月,共审查政府和部门规范性文件17件,并及时向沅江市人大常委会和益阳市司法局备案,备案率100%。严格实行规范性文件前置审查制度和规范性文件征求意见制度,对规范性文件的规划、调研、起草、社会参与、论证、审查、备案等每个环节都作了明确规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趋于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推进政务信息公开。2022年度“沅江市人民政府网”共发布政务信息12912条,转载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相关信息716条。其中政务动态类信息更新量为4796条,沅江快讯发布工作动态1015条,主动公开重点领域信息528条,政府信息公开和部门信息公开共发布3026条,其他栏目发布信息2831条,全年网民点击量6947504人次。共收到市民来信319件,网站公开答复信件17条,回复率96%。依申请公开平台,规范答复、依法依规受理了公众提出的有效公开申请8条,公开8条。全年发布规范性文件13条,H5解读、音频解读等形式共解读政策文件41条,解读政府常务会议19条,针对公众关注热点和重大舆情共发稿件17,做到简单常见咨询问题一个工作日内回复。

三、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一)精准推进放权赋能。一是加大放权力度强力推进第三批106项县级经济管理权限下放至园区,打造具有园区特色的全链条闭环审批模式,实现“园区事园区办”。协调市医保局、市残联将医保服务、残疾人证等事项下沉到镇(街道)办理。二是实行清单管理。对市镇两级行政权力事项和权责清单实行动态管理,做到标准化规范化。2022年共梳理保留市直部门行政权力8055项,涉及行政许可313项,12个镇(街道)行政权力事项3387项,共发布权责清单9713项,坚持权责法定,清单之外无审批。

(二)深入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一是打造“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升级版。深化“综合窗”改革,优化窗口设置,推进窗口分类整合,按照“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模式,取消单独设置的部门窗口,设置1个“综合窗口”和8个“主题综合窗口”,减少部门窗口35个,减少前台受理人员48名,企业群众办事可在综合窗口实现“一窗受理”。设置“一件事一次办”、帮办代办、“办不成事”反映、惠企政策兑现等窗口,建设跨省通办、园区一件事一次办专区、特殊群体一件事一次办专区等。二是推进特殊群体主题集成服务“一件事一次办”改革。重点推进企业开办、二手房过户、公共住房租赁等主题一件事。其中企业开办一件事实现企业注册登记、刻章、银行开户、社保登记、发票申领等多部门审批全流程“一件事一次办”,全流程压缩至1个工作日,其中营业执照申领压缩至2个小时以内。截至目前,有842家企业通过政务服务大厅邮政快递足不出户领取营业执照,为新开办企业免费赠送印章1980余套。

(三)大力实施“互联网+政务”。一是推进智慧政务建设全面强化“一网通办”支撑,推进全流程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目前我市网上政务服务事项填报率、发布率均达到100%,行政许可事项达到“五级N同”标准,质检通过率100%。全市政务服务事项网办深度三级及以上标准市直部门达到97.8%、镇(街道)99.34%,四级深度市直部门达到70.66%,镇(街道)80.15%。二是加强“互联网+监管”。加快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互联网+监管”体系,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领域监管。截至目前,认领“互联网+监管”系统目录清单793项,认领率100%,实施清单填报858项,填报率100%。已汇聚投诉举报信息578条,监管行为信息1480条。

四、聚焦行政执法工作,推动公正文明执法

)深化乡镇综合执法改革。制定沅江市《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部门赋权清单(试行)》《赋予镇(街道)第二批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目录》,行文下放执法事项212余项,涉及交通运输局、文体广旅局、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交通运输局、城管执法局、生态环境局和水利局等部门的执法职能。我市12个镇(街道)组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为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管理的正股级机构,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开展执法工作,接受有关市级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同时,市一级相继出台了沅江市《行政执法监督机制》《行政执法责任制》《重点领域行政执法联席会议制度和行政执法工作报告制度》《综合行政执法协调联动机制》等四个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了镇(街道)执法机构与县级以上各类执法部门的协调机制

(二)推动“三项制度”走深走实。根据湖南省“三项制度”(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实施方案要求,制定沅江市“三项制度”具体实施办法,推动行政决策、矛盾纠纷化解、行政执法和监督考核上平台、受监管对全市各部门的执行情况实行常态监督检查,定期通报情况,拓宽平台应用面,实现更广泛的监督覆盖开展2022年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人员培训班,来自全市10个镇、2个街道、1个高新区的综合行政执法人员和司法所所长共计120余人参加培训

(三)全面实施“柔性执法”。组织全市行政执法单位学习《益阳市柔性执法典型案例》,对全市32个执法单位进行现场案卷集中评查,督促行政职能单位加紧对接上级单位部门,指导相关单位在其执法领域内尽快出台符合我市实际情况的柔性执法“免罚”“免强”清单。2022年,市市监局上报一例本市关于柔性执法的典型案例,共计评查案卷120件,其中行政处罚案卷85件、行政许可案卷10件、行政确认案卷15件、行政强制案卷10件。

五、提升司法为民意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一)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积极推进人民法院内设机构改革建设公安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新模式司法责任制改革和综合配套改革稳步推进,民事执行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深入,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要求得到全面落实,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实现全覆盖一站式多元纠纷化解和诉讼服务体系基本建成。

大力推进阳光司法持续推进审判、检务、警务、所务公开工作,智慧法院、智慧检务、智慧公安、智慧戒毒等取得阶段性成果。我市司法机关以深入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为契机,以“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公平正义”为目标,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着力维护疫情防控背景下的社会大局稳定,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打击传销”“断卡”“清朗”等专项治理工作,严厉打击侵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影响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违法犯罪,助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加强执法司法制约监督根据《关于推进益阳市政法机关执法司法制约监督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对执法司法制约监督具体任务实行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两法衔接”工作求,采取集中培训、业务指导、现场督等方式,做到各行政执法部门与司法机关“应移尽移、应立尽、应录尽录

六、有效化解矛盾纠纷,保障群众合法权益

(一)发挥人民调解作用。一是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健全完善各类矛盾纠纷衔接联动机制,坚持“统筹协调,部门联动”,努力形成矛盾纠纷化解新格局;对可能引发非正常上访、个人极端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的,及时预警,主动向辖区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配合做好疏导化解工作,同时积极引导群众依法维权。今年以来,全市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161件,成功1137件,调解成功率达98%,发挥了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的作用。二是做好队伍建设和组织建设工作。2022年以来,全市共开展人民调解员培训班17次,有效提高了调解工作的规范化、专业化、法治化水平。同时,指导沅江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于2022年7月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及时解决涉企劳动争议、职工维权等纠纷。

(二)做好行政复议工作。规范行政复议权和强化行政复议制约监督效能。畅通行政复议渠道,强化权利救济意识,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合理期待,引导当事人合理表达诉求,促进行政争议的实质化解。加大对复议案件的审查力度,倒逼行政机关加强和改进行政执法工作,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以纠错案件、分析研判问题为基础,向行政机关制发行政复议意见书、现场监督指导等,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执法水平降低法律风险、加强沟通对接提高办案效率、完善内纠机制推动争议化解等有益建议。2022年,共受理行政复议案件32件,审结28件(含2021年度结转4件),未予受理1件,7件正在审理结案案件中,维持原判16件,撤回申请5件,确认违法4件,驳回3件。

(三)建设公共法律体系。积极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公共法律服务站、点的规范化管理,有效整合法律援助、公证、司法鉴定、基层法律服务等公共法律服务资源,为群众提供更优质、高效、便捷的公共法律服务。我市基层法律服务所通过自查、统筹、整改等方式,整合为7家基层法律服务所,共37名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各所均按要求进行了规范化建设,实行统一收案、统一收费制度,安排专人加强对文书、印章、案卷的管理,对外公布投诉电话,加强投诉查处力度,较好地维护了法律服务市场秩序。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三大平台融合发展,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已基本建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闁告帒妫旈棅鈺呭礆鐢喚绐�
闂傗偓閼愁垪鍋撻崨顓炲綘闁绘牞椴歌啯鐎殿噯鎷�
闁衡偓閸喖顫ょ€甸偊鍠曟穱锟� 闁衡偓閸喖顫ょ€甸偊鍠曟穱锟� 鐎甸偊鍠曟穱濠囧礂椤戣法鑸归柛娆欐嫹
鐎甸偊鍠曟穱濠囧礂椤戣法鑸归柛娆欐嫹

鐎甸偊鍠曟穱濠囧礂椤戣法鑸归柛娆欐嫹

闁炽儲绮嶇粻濠氬及閹惧啿顫為柍銉︾箚缁夊鐥濠€鍥礉閿涘嫷浼� 闁炽儲绮嶇粻濠氬及閹惧啿顫為柍銉︾箚缁夊鐥濠€鍥礉閿涘嫷浼� 闁炽儲绮嶇粻濠氬及閹惧啿顫為柍銉︾箚缁夊鐥濠€鍥礉閿涘嫷浼�
闁炽儲绮嶇粻濠氬及閹惧啿顫為柍銉︾箚缁夊鐥濠€鍥礉閿涘嫷浼�

闁炽儲绮嶇粻濠氬及閹惧啿顫為柍銉︾箚缁夊鐥濠€鍥礉閿涘嫷浼�

闁哄懘缂氶崗姗€姊婚鍓ф憰 闁哄懘缂氶崗姗€姊婚鍓ф憰
闁活厹鍎撮惁鎴炴償閿燂拷 闁活厹鍎撮惁鎴炴償閿燂拷
闁告帒妫旈棅锟� 闁告帒妫旈棅锟� 闁告帒妫旈棅锟�
閺夆晜鏌ㄥú鏍ㄣ亜閸洖鍔� 閺夆晜鏌ㄥú鏍ㄣ亜閸洖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