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专家团一行来到沅江市草尾镇大福村,深入了解当地黄鳝养殖情况。此次指导工作旨在进一步推动我市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同时也是对党的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践。
沅江市现有黄鳝养殖户约5000户,养殖网箱15万口,共60万平方米,年产量450万公斤,年产值3.4亿元,占沅江市渔业总产值的10%左右。沅江市草尾镇大福村从2003年开始养殖黄鳝,目前共有养殖网箱1800个,投入苗种为12斤/网箱,每个网箱能收获67斤。养殖成本约18元/斤,其中苗种成本占总投资的50%;一个网箱的产值约2400元。按照市场行情和黄鳝的规格出售,约2年收获一次。苗种从外地购买,未能自己培育黄鳝苗种。
了解沅江市黄鳝养殖情况后,省水科所所长谢仲桂表示,虽然沅江市的黄鳝养殖已经有了一些规模和养殖年份,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1)种苗引进不足。黄鳝鱼养殖,种苗选择是关键,而我市部分养殖户为了引进相对数量的苗种,对鳝苗质量要求不严格,导致鳝苗质量参差不齐,成活率较低。(2)养殖技术落后。我市部分养殖户养殖细节不规范,如网箱设计不合理、开口训食不科学、用药管理不精准等,造成黄鳝鱼产量不高、质量不佳、养殖效果不好。(3)企业带动乏力。我市适宜养殖黄鳝水域面积较大,但是养殖区域分散,缺乏专业合作社或企业带动,养殖户缺乏市场意识,各自为营,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导致养殖成本高、收益差。
针对以上问题,省水科所专家团队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推广现代化养殖技术。通过组织技术培训班、下派专家到基层等方式,帮助养殖户掌握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养殖效率和品质。(2)组织养殖户参加市场调研、规模化养殖地区学习考察等活动,了解市场需求和变化,优化生产成本和收益配比,提高养殖收益。(3)加强黄鳝养殖基地建设,不断提高养殖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引进加工厂,延伸产业链,打造沅江市黄鳝特色品牌。积极培育专业合作社或企业,带动养殖户抱团发展,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和利益共享,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提高市场竞争力。
此次指导工作不仅为当地黄鳝养殖业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和指导,还进一步推动了党建工作与渔业发展的深度融合。沅江市将认真吸取专家的建议,努力改进养殖技术,提高产量和质量,并打造沅江本地特色品牌,为推动本地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下阶段,我们将推广网箱养殖黄鳝模式,形成黄鳝规模养殖体系,并在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的帮助和支持下制定湖南省黄鳝养殖行业标准。
閻庣敻鍋婇崰鏇熺┍婵犲洤绀傛い鎴f硶閼稿綊鏌涘▎娆愬
闂佺偨鍎茬划宥囩不婵犳艾鍙婇柟鎯у暱椤偤鏌嶉妷锔剧畾缂佸顕惀顏囶槼婵犫偓閸ヮ剙绀夐柨娑樺娴硷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