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一)收购情况。今年我市早稻种植面积48万亩,预计今年总产量超16万吨,商品量16.5万吨,收购量约15万吨。现已收购2.4万吨,其中国企0.2万吨,民企2.2万吨。
(二)收购方式。优先地方储备粮轮换收购,同时鼓励各类粮食经营主体积极入市,利用自有仓容、资金、销售渠道等优势就近市开展市场化收购;引导企业广泛开展粮食产销合作,与广东、福建等传统销区开展订单收购、原粮加工、代收代储等形势多样的产销合作。
(三)收购主体。湖南天下洞庭粮油实业有限公司、益阳琼湖国家粮食储备库有限公司、湖南省沅江市粮油购销总公司,共计划轮入、新增地方储备粮129000吨,其中省级储备粮117000吨(含新增50000吨)、市级储备粮6500吨、县级储备粮5500吨。
(二)收购仓容。我市现已准备有效空仓20.3万吨(谷容),其中三家国有粮食收储企业18.2万吨,早稻收购仓容充足。
(四)检测设备。根据我省今年粮食收购全面实行主要食品安全指标 “先检后收”的要求,按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主库区2台、5000吨以上收储库点1台的配置要求,我市辖区已配置重金属快检设备20台,其中国有企业天下洞庭11台、琼湖2台、购销公司2台。
二、工作落实情况
(一)周密部署,有序推进。
1、召开了全市粮食收购与土地污染治理调度会议,强调指出各乡(镇)、相关部门必须把粮食收购工作摆在近期工作重要位置,抓好落实。
2、成立了市长杨智勇任组长的市粮食收购协调小组,统筹协调全市粮食收购工作。
3、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多次调度粮食工作,在市内主要粮食经营企业开展早稻收购工作调研。
4、7月6日召集镇(场)、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全省粮食收购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今年早稻收购工作进行动员、部署。
5、7月10号组织全市粮食经营企业,召开早稻收购工作会议,部署今年早稻收购工作 并开展业务培训。
6、7月17日市政府召集市粮食协调小组所有成员单位、主要收储企业负责人,召开全市早稻收购推进会,传达收购新政策。
(二)统筹谋划,精心准备。
1、制定方案。按照上级工作部署,结合我市实情制定了《沅江市2020年早籼稻收购工作实施方案》、《沅江市2020年超标早籼稻收购处置实施方案》、《沅江市粮食流通工作制度》、《沅江市粮食流通操作流程工作细则》等系列方案、制度,从制度层面确保早稻收购规范有序。
2、合理布点。按照“有利于保护农民利益、有利于粮食安全储存、有利于监管、有利于销售”的原则,根据仓容分布和收购质量要求,为方便农民就近卖粮,今年拟定:6个最低价收储点:南大、黄茅洲、金东、洞庭米业、石矶湖、琼湖本库。但根据当前市场行情,我市早稻收购无需启动最低价收购。7个政策性粮食轮换收购点:购销公司灵官库区、卢青年库区;琼湖本库、天下洞庭洞庭米业库区、草尾库区、赤山库区、石矶湖库区。1个临储粮收购点:琼湖粮库已申报为我市超标粮食收储点,具体货位为收储仓P26,仓容3300吨,若仓容不能满足收购在该库区增加收储仓。
3、落实资金。沅江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切实保障政策性粮食收购资金的供应。以支持天下洞庭、琼湖粮库、沅江粮购等3家国有企业轮入地方储备粮为重点。现已向天下洞庭放款2亿元,琼湖粮库、购销公司客户评级授信、贷款审批工作已完成,企业只需申请,做到“钱等粮”。沅江市超标粮食收购资金贷款方案已制定。
4、充分准备。市内主要粮食收储主体成立了本企业收粮领导机构,制定了收购预案,落实快检设备、开展人员培训、对收购、检测设备进行调试、添置,制定了“先检后收”流程。入库准备工作已全部就绪。
三、工作落实措施
(一)坚持“先检后收”。市内所有粮食经营主体,开展粮食收购时,必须备齐检测设备,对质量指标和主要食品安全指标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登统质量台账,按要求分类、分仓存储。
(二)开展质量溯源。由市政府统一制定粮食质量溯源单,镇(场)、村负责落实把关,收储企业必须凭单收购质量“放心粮”,严格落实粮食追溯制度,对辖区内收储的粮食实行产地和质量溯源管理。
(三)加强市场监管。建立由发改局牵头、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协调机制,对辖区收储企业“先检后收”、粮食质量安全质量溯源制度执行情况;收购的政策性粮食数量、质量、储存安全依法履行行政监管职责;督促企业自觉遵守“五要五不准"收购守则,严格执行质价政策。坚决查处“克扣斤两""压级压价”“打白条”等损害群众利益和“以次充好”“先收后转”“转圈粮”“以陈顶新”等损害国家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切实维护粮食流通秩序。对工作不负责任,造成重大影响的,严格按照有关纪律要求,予以严肃处理。在发改局设立举报电话,接受群众投诉,及时查处存在的问题。
(四)优化服务流程。一是加强宣传引导,多渠道、多方式宣传解读今年粮食收购政策,提高政策透明度,让粮农知晓、企业精准把握。及时发现和回应社会和媒介对粮食收购工作的关注,做好舆情处置应对,为粮食收购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二是优化服务措施,做到质检政策、收购流程宣传到位、收购资金到位、仓容准备到位、人员设施到位、收购价格上榜、质量标准上墙、稻谷样品上台。各收购网点实施“五个一”标配。即设立一块质价公告牌、一个政策宣传栏、一个粮食质量展示柜、一条以上横幅,依质定等、依质论价,让农民卖“明白粮"。实行“一卡通”收购系统结算,及时结清售粮款,不“打白条”,让农民卖“放心粮"。收购高峰期对种粮大户实行错峰交粮,预约收购,为售粮农民提供整晒、存放等方便。
四、工作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工作难点
1、储备粮轮换有困难。因我市粮食外销受“镉米”影响,现储备粮轮出进度放缓,出库受阻。同时,因我市早稻品质较优,现走俏趋紧,价格逐步上行,加剧收购竞争,储备粮轮入收购将受一定程度影响,完成轮入计划会有一定压力。
2市场监管难度加大。今年我省早稻收购实行主要食品安全指标“先检后收”,实行分仓储存、分类管理、定向销售、妥善处理,其中超标粮食作为临储粮定点收购。由于我市早稻品质好、镉含量低,外地超标粮因价格优势,会流入我市,同时叠加我市定向粮食销售出库,将使我市早稻收购市场复杂,监管难度加大、要求更高。
3、现场秩序维护更难。市场对早稻收购政策的调整需要一定时间适应;虽然今年国家调高最低收购价每百斤1元(早、中晚稻最低收购价分别为121元/百斤、127元/百斤),但因种植成本增加,种植效益没有明显提高,售粮时难免情绪化,收粮现场秩序维护难度加大。
(二)解决办法
1、预约购粮。轮入任务重的天下洞庭,已多次和市内种植大户,粮食烘干合作社对接,联系粮源。
2、驻点督导。由发改、公安、镇(场)派专人驻点 ,负责收购场所政解答、秩序维护、协助溯源。
闁诲海鏁婚崑濠囧窗閺囩喓鈹嶅┑鐘叉搐缁€鍌涖亜閹达絾纭堕柤绋跨秺閺屾稑鈻庡▎鎰伓
闂備胶鍋ㄩ崕鑼垝瀹ュ洨涓嶅┑鐘宠壘閸欏﹪鏌熼幆褍鏆辨い顐ゅ仱閺屽秹濡烽敂鍓х暰缂備礁顦顓㈡儉椤忓浂妲煎┑鐘亾闁搞儺鍓欑粈澶愭煥濞戞ê顏村ù纭锋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