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务院《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规定,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有利于各族人民的团结,有利于国家的统一管理,有利于保护、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但是,自然灾害、河流改道、道路变化等特殊情况会导致行政区域界线界桩的移位甚至损坏,行政区域界线毗邻的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制度,每5年联合检查一次。
2021年,由沅江市民政局牵头、益阳市民政局和南县民政局组织成一支勘界小队,共同对两市(县)行政区域界线进行了联合检查,沿沅江市和南县边界沿线一路巡查,对沿线7个界点、8块界桩进行勘查维护。
沅江市和南县边界沿线界桩分布,没有比沅江市民政郭进勘界小队更了解的了,他领队一路识别水道、堤坡、植被……
沅江市与南县之间共有的一片水域中092181001号界桩正好位于这一特殊地理位置,无陆地无法生基立桩,所以只能分设1A、1B两面于水域两侧的湖洲陆地上。勘界小队由南咀镇乘坐公务船在茫茫水面航行约半小时,在水道右方的一块略微露出水面方圆不足20平方米的土丘上寻到1A号南县侧界桩。勘界小队登上泥泞的土丘,对092181001A南县侧界桩进行勘查维护、清洗、描红。
勘界小队清洗描红092181001A南县侧界桩
行程顺利的勘界小队信心满满的乘船掉头至水道对面寻找1B号沅江侧界桩。船一靠岸,众人放眼望去不禁目瞪口呆,只见人迹罕至的荒山苇荡,茅草、荆棘、水杨肆意生长,一片大好原生态湖洲风景!美则美矣,但,路在哪里?界桩在哪里?勘界小队体验了一把红军过草地,套着长长的雨靴踩着潮湿滑腻的湿地,在长得超过头顶的荒草芦苇丛中穿行。郭进一路领先用工兵铲劈砍开路,队员们手持木棍随行,随时驱赶着可能出现在身上脚边的各种不知名的小动物:蚊蝇、蚂蝗、毛毛虫、毒蛇、还有传说中的水蟒…… 披荆斩棘、遇沟搭桥,我们终于找到隐蔽在野生杨树丛中的参照物——上次勘界时树立的一根长长的标杆。等把标杆下方已被彻底掩没在茅草荆棘丛中的1B号沅江侧界桩清理出来,几位男同志已是汗流浃背。
勘界小队清洗描红092181001B沅江侧界桩
微信公众号
“湘易办”超级服务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