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开领域 > 水利

沅江市“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

详细信息

公开具体内容

  6.3推进水生态和减灾体系建设 按照“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水利改革发展总要求,以河长制工作为总抓手,构建沅江“安全水网”。到2025年,形成旱涝无虞、饮水放心、用水便捷、宜居生态和智慧高效的水安全保障体系。 6.3.1构建水生态安全格局 立足沅江现实基础,全域配置优质水资源,谋划防洪、饮水、用水及河湖生态四大水安全格局:一是以洞庭湖区为主战场,以大通湖垸、共双茶垸、长春垸为重点单元,以中心城市为重点保护对象,构建“一湖三垸一城”防洪格局;二是围绕保障人民群众喝上放心水、优质水的目标,优水优用、城乡统筹,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区域供水规模化、工程建管专业化”,构建大通湖垸、共双茶垸、长春垸三大片集中供水格局;三是坚持适水发展,强化全过程节水,保障粮食安全、产业发展、能源安全、水运安全,构建全域用水格局;四是深入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河湖生态空间管控,打造洞庭湖最美岸线,恢复洞庭湖生态功能,建设清水廊道,构建全域河湖生态格局。 6.3.2创建水生态文明城市 以创建全国县级水生态文明城市为目标,打造“五湖水城,生态沅江”。有效落实水资源管理制度,“三条红线”和“四项制度”全面建立;节水型社会基本建成,用水总量得到有效控制,用水效率和效益显著提高;科学合理的水资源配置格局基本形成,防洪保安能力、供水保障能力、水资源承载能力显著增强;水资源保护与河湖健康保障体系基本建成,水功能区水质明显改善,城镇供水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生态脆弱河流和地区水生态得到有效修复;水资源管理与保护体制基本理顺,水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6.3.3实现防洪抗旱减灾目标 加大水利设施投入力度,大力推进重点堤垸加固工程、沟渠塘坝增蓄工程、垸田补水工程建设,进一步增强防洪抗旱减灾能力。大力推进共双茶垸蓄洪安全二期居民迁建,加快完成蓄洪安全建设任务。大通湖、长春两堤垸达到五十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共双茶、保民两蓄洪垸超过二十年一遇的防洪标准;目平湖、净下洲、永新、畔山洲四个一般堤垸达到十年一遇的防洪标准;修筑沅江城市防洪圈,达到五十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全面提高排涝能力,中心城区、阳罗洲镇、草尾镇、四季红镇达到十年一遇24小时暴雨,农村达到十年一遇三日暴雨三日末排干至水稻的耐淹水深(50mm);遇60天干旱有水源保障;水库和水闸达到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全面降低病险率

基本信息

所属领域 水利
一级事项 公共服务 二级事项 水利规划
公开时限 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 公开方式 主动
公开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公开主体 沅江市水利局
公开层级1 县级 公开渠道和载体 政府网站
公开层级2 县级 公开渠道和载体
  • 详细信息
  • 基本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