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湾镇预防未成年人溺水工作方案
详细信息
公开具体内容 |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和平安建设重要论述精神,认真落实全省预防中小学生溺水工作推进会相关部署,以及《湖南省预防中小学生溺水若干规定》,进一步明确下步重点工作,坚决守住中小学生生命安全底线,全力以赴打好打赢预防中小学生溺水攻坚战、持久战。以“生命至上、安全第一”为原则,通过强化安全教育、完善监管措施、落实责任分工,构建家校社协同防护体系,最大限度减少溺水事故发生。 二、工作目标 1.提高学生防溺水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2.加强危险水域排查与管控; 3.完善应急响应机制,确保溺水事故“零发生”。 三、工作内容与措施 (一)宣传教育 1.课堂教学:每学期开展不少于2次防溺水专题教育,通过案例分析、安全知识讲座等形式普及防溺水“六不准”(不准私自下水游泳、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等)。 2.家校联动:发放《防溺水致家长一封信》,定期推送防溺水提醒短信/微信,组织家长签订安全承诺书。 3.环境宣传:在校内醒目位置张贴警示标语,利用电子屏、黑板报、主题班会等载体宣传防溺水知识。村、社区在各自辖区内做好安全宣传。 4.实践活动:组织防溺水日常巡查、应急演练、安全知识竞答、绘制主题手抄报等活动。 (二)监督管理 1.水域排查:村、社区、派出所、执法大队、新华救援队对河流、池塘、水库等危险水域进行全面摸排,建立台账,设置警示标识。 2.巡查制度:重点时段(午休、放学后、节假日)安排村、社区、派出所、执法大队、新华救援队巡查重点区域并做好相关台账,防止未成年人靠近危险水域。 3.行为监管:村、社区、派出所、执法大队、新华救援队每日提醒,建立学生相互监督机制,发现私自戏水行为立即制止并上报。 4.假期管理:暑假前集中开展安全教育,通过家访、电话回访、微信网格群、广播、宣传车等方式跟踪学生假期安全动态。 (三)应急保障 1.预案制定:完善溺水事故应急处置预案,明确报警、救援、送医、通知家长等流程。 2.物资配备:在河流、池塘、水库等危险水域配备救生圈、救生绳等救援设备。 3.培训演练:师生和村(社区)干部开展溺水救援模拟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四、责任分工 1.镇长:总负责,统筹协调未成年人防溺水工作。 2.分管教育副镇长:落实未成年人宣传教育、隐患排查、应急演练、日常巡查等工作。 3.各村、社区干部和办点干部:做好未成年人防溺水工作的宣传,教育和危险水域巡查和风险排查工作。 4.班主任:日常安全教育、学生行为监管、家校沟通。 5.家长委员会:协助宣传,监督学生校外安全行为。 6.派出所、执法大队、新华救援队:暑假期间常态化开展危险水域巡查。 7.镇卫生院:做好未成年人防溺水急救知识普及,开通溺水急救通道。 五、时间安排 1.新华救援队(周一至周日)负责林场、莲花村、老屋村、桥北村、杨阁老村河流、池塘、水库、建筑工地日常巡查并做好巡查台账,安全提醒。 2.派出所(周六至周日):负责社区、新湾村、周公湖村河流、池塘、水库、建筑工地日常巡查并做好巡查台账,安全提醒。 3.执法大队(周一至周五):负责社区、新湾村、周公湖村河流、池塘、水库、建筑工地日常巡查并做好巡查台账,安全提醒。 六、督导检查 1.镇政府每月召开防溺水工作例会,总结问题并整改。 2.镇政府不定期抽查工作台账、现场巡查记录、家长反馈等,纳入各单位安全考核。 七、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各村、社区必须高度重视,将防溺水工作作为安全重点。 2.落实细节:各项措施需责任到人,确保重点时段、重点水域巡查到位。 3.信息畅通:发生溺水事故立即启动预案,第一时间上报并妥善处理。
|
基本信息
所属领域 | 安全生产 | ||
一级事项 | 行政管理 | 二级事项 | 应急管理 |
公开时限 | 按进展情况及时公开 | 公开方式 | 主动 |
公开依据 |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突发事件应对法》、《关于全面加强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 | ||
公开主体 | 新湾镇人民政府 | ||
公开层级1 | 县级 | 公开渠道和载体 | 政府网站,两微一端,政府公报 |
- 详细信息
- 基本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