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开领域 > 卫生健康

沅江市2025年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工作方案

详细信息

公开具体内容

沅江市2025年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

监测与干预工作方案

 

为切实做好我市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及干预工作,根据《2025年湖南省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工作方案》(湘疾控卫免发〔2025〕1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成立领导小组

1.成立沅江市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督促指导开展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工作。组成人员如下:

 长:李康民  市卫生健康局副局长、疾控局局长

   市教育局副局长

 员:赵科辉  市疾控中心主任

郭凯凡  市人民医院副院长

肖国良  市卫生健康局疾控股股长

胡俊佳  市教育局体卫艺股股长

聂固良  市卫生健康局医政医管股股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市卫生健康局,肖国良同志任办公室主任。

2.成立沅江市儿童青少年视力调查、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工作专家技术指导小组,负责对视力调查、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工作提供技术指导。

组长:付    市疾控中心副主任

成员:陈    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

王明德  市人民医院普外科大主任

刘大勇  市人民医院口腔科负责人

贺赛红  市疾控中心学校卫生科主任

二、监测目的

依托湖南省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管理信息平台,组织开展我市学生近视、肥胖等学生常见病监测工作,掌握我市儿童青少年近视、 肥胖等学生主要常见病现状和主要影响因素,并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保障和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

三、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

(一)监测学校

根据监测内容,分为连续性监测学校、常规监测学校,常规监测学校选择5所(2所小学、2所初中、1所高中)和2所幼儿园,连续性监测学校与上年度保持一致(玉潭学校小学部、玉潭学校初中部)。连续性监测学校可同时作为常规监测学校,具体如下:

高中1所:沅江三中

初中3所:南嘴镇中学、政通初级中学、玉潭学校初中部。

小学2所:黄茅洲镇中心小学、玉潭学校小学部。

幼儿园7所:黄茅洲镇中心幼儿园、黄茅洲镇小博士幼儿园、黄茅洲镇培蕾幼儿园、黄茅洲镇漂亮宝贝幼儿园、沅江市政通幼儿园、沅江市中心幼儿园、沅江市碧桂园幼儿园。

(二)监测对象

1.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

1)幼儿园,大班,5岁半至6岁半儿童(调查当日时年龄),总人数不少于160名。

2)小学一至六年级,各年级学生数不少80名。

3)初中一至三年级,各年级学生数不少于80名。

4)高中一至三年级,各年级学生数不少于80名。

5)连续性监测学校的学生在满足常规监测要求的学生人数外,还应包括上年度进行连续性监测的学生,需同时抽取小学和初中一年级监测班级各6个,不足6个班级的全部纳入监测。

2.教学环境监测

对常规监测学校选定的小学、初中、高中等学校进行教学环境监测,主要监测教室、黑板的照度、人均面积等,每所学校监测教室不少于6间且均为参与筛查项目班级的教室,连续性监测学校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所有监测班级教室均纳入监测。

四、监测内容和方法

(一)学校卫生工作基本情况监测

1.学校卫生工作开展情况。包括市疾控部门、市教育局、疾控中心学校卫生机构设置、专业人员配备、经费投入、部门协作和信息化建设情况,以及学生主要健康问题和干预行动开展情况等。由市疾控中心查阅日常工作文件和统计报表后填写相关调查表。

2.中小学校开展学校卫生工作情况。内容为所有参加监测的中小学学校卫生工作人员管理、学生健康体检、健康教育、学生常见病及传染病防控、学校体育活动、食品营养管理、教学生活环境卫生和学习用品监测以及干预行动开展情况等。调查表由中小学相关人员填写。

3.学校教学生活环境卫生监测。调查所有参加连续性和常规监测的中小学校教学生活环境卫生状况,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实地了解学校饮用水、食堂、厕所、宿舍等卫生设施配备和各项规章制度落实情况,对教室人均面积、课桌椅、黑板、采光、照明及噪声等方面教学环境开展现场检测并记录,评估学校教学环境卫生状况。所有监测学生所在的教室均应进行教学环境检测,评估学校教学环境卫生状况,对未达到国家标准要求的内容提出整改建议。

(二)学生近视等常见病监测

对常规监测和连续性监测学校的学生开展体格检查,内容包括学生近视、肥胖、营养不良、龋病、脊柱弯曲异常等常见病及生长发育情况。其中幼儿园大班仅开展屈光和近视监测。

(三)影响学生健康的行为等相关影响因素监测

学生健康影响因素调查由市疾控中心组织人员对纳入监测的中小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小学一年级至三年级由家长代为填写,小学四年级以上由学生自行填写。调查内容包括因病缺课和休学情况,饮食和运动行为,伤害相关行为,烟草、酒精、毒品等物质滥用行为,不良用耳行为,日常卫生行为,青春期健康相关行为,网络成瘾、抑郁和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等。

五、公共卫生干预行动

以近视、肥胖、脊柱弯曲异常等学生常见病防控和传染病防控为重点,在监测学校开展公共卫生干预,推动学生常见病防控工作。

(一)加强联防联控机制。应以疾控部门和教育部门为主,联合相关责任部门建立健全常见病防控和干预联防联控机制,制定当地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市疾控中心要做好监督和指导,对突出和重点问题书面通报市教育局并提出建议,市教育局要对通报的问题进行督办。

(二)加强专家技术指导。卫健局、教育局要组建学校卫生和健康教育专家团,为本地学生常见病防控工作提供技术指导并开展健康教育。监测学校应结合本校教学安排,借助各类宣传日、宣传月及学校家长会、主题班会等契机,面向学生、家长、学校领导、校医、保健老师、健康教育人员、体育教师及后勤和餐饮相关人员开展健康宣教,每年不少于2次。

(三)学校卫生指南和标准普及行动。市疾控中心对学校卫生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学校卫生标准的宣贯和普及,包括《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公共卫生综合干预技术指南》《儿童青少年学习用品防控近视卫生要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指南(更新版)》《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儿童青少年脊柱弯曲异常防控技术指南》等,指导学校依据相关指南和标准落实学校卫生政策,每年不少于2次。

(四)中小学生健康月活动。市疾控中心把学生近视、肥胖、脊柱弯曲异常、传染病防控等作为重点,明确干预项目、具体目标和具体实施方案,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自主自律的健康意识和行为。每所监测学校每学期不少于1次。

(五)学校教学生活环境改善行动。市疾控中心配合教育部门指导学校改善教学和生活环境卫生状况,营造视觉友好环境。具体包括采光照明改善、课桌椅科学分配、落实两案九制、正确选择教辅材料、科学配餐等,加强学校卫生监督,降低学生近视、肥胖等健康问题的发生风险。市疾控中心每年向各监测学校出具1份教学生活环境评估报告及整改建议,向市卫健局、市教育局出具本年度调查情况总结和上年度整改情况报告。

(六)健康父母行动。市卫健局指导市疾控中心每月按学校需求提供近视、肥胖、脊柱弯曲异常、传染病防控和心理健康等学生常见病防控等卫生健康知识,由学校向家长实施宣传,配合教育部门引导家长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尽早发现学生健康问题,及时科学就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卫生行为习惯,督促学生进行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学校每月宣传不少于1次,每学期发放健康教育材料不少于1次,每学期家长课堂或主题家长会不少于1次,同时要将学生常见病监测结果通过《学生常见病监测结果家长告知单》告知家长,让家长了解学生健康状况及问题,及时转诊就医。

(七)重点人群关爱行动。市疾控中心针对监测新发现的健康问题重点人群,提出针对性指导意见和干预措施,拟定重点人群干预工作计划,加强个性化管理和指导。市疾控中心每年制定本地区重点人群针对性干预方案1份,每所学校每年按照干预方案开展活动不少于3次,形成干预效果评价报告1份,学校及时追踪、收集学生健康问题复查和诊治情况并予以督促。

(八)“目"浴阳光行动。学校应根据相关要求开设和实施体育课以及大课间活动,鼓励师生小课间走出教室活动;利用好入校、离校和课后服务等时段,开展户外活动;在保证路途安全的前提下,提倡走路上下学,尽可能增加学生校内外白天户外活动时间。鼓励有条件的学校搭建风雨操场,为学生打造遮风避雨的户外活动场所。家长要鼓励孩子白天多外出活动,周末及节假日抽出更多的时间与孩子共同参加户外活动,走进大自然,亲近阳光。

(九)健康干预创新行动。市疾控中心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组织专家科学论证,制定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特色和创新干预方案,先试点,后推广。

六、工作要求和组织保障

(一)加强质量控制

监测过程中要科学选择监测学校和监测对象,使用符合要求的仪器设备,做好每日质控记录,发现并剖析异常,加强现场质量控制并选取5%的学生进行现场复核。严格按照干预方案开展干预活动。在抽样过程中应注意:一是各监测学校须与上年度一致,原则上不允许更换。如遇客观情况必须更换监测学校的,需进行实际情况说明,加盖市卫健局和市教育局公章后向益阳市疾控中心、省疾控中心备案。二是各监测学校学生的抽取要尽可能保持与上年度监测项目的延续性。抽样要以整班为单位,抽到班级的全体学生参加监测,因故不能参加的学生需要学校出具情况说明。三是幼儿园抽样时,必须以身份证、户口本记录的出生日期计算年龄,确保调查对象年龄在调查当天处于5岁半至6岁半之间。

(二)加强组织协调

市卫健局、市教育局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完善协作机制,全面落实《湖南省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评议考核要求,始终把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摆在首要位置,统筹抓好工作落实。市卫健局要加强与教育、财政部门的沟通协调,统筹安排2025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重大传染病防控项目资金,专款专用,推动地方加大财政资金投入,保障监测和干预工作所需经费。加强人员和设备保障力度,确保监测和干预工作保质保量完成。

(三)健全工作体系

市卫健局要把学校卫生作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政策支持、资金投入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市疾控中心和有关医疗机构要进一步强化学校卫生部门力量,建立队伍,加强培训,配齐设备,全面提升学校卫生工作能力。同时,市疾控中心和近视防控技术指导中心要充分发挥业务指导作用,加强对学校校医、保健教师等相关人员学生常见病防控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四)总结与结果报送

市疾控中心于2025年11月15日前组织完成监测数据收集与审核,对上级审核存疑的数据予以核实。市疾控中心应在中国疾控中心完成我省监测数据审核与反馈后1个月内组织本地数据分析和工作报告撰写、3个月内完成技术报告撰写,并报送至卫健局。

 

基本信息

所属领域 卫生健康
一级事项 政策文件 二级事项 规范性文件
公开时限 自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 公开方式 主动
公开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公开主体 沅江市卫生健康局
公开层级1 县级 公开渠道和载体 政府网站,政务服务中心
公开层级2 乡、村级 公开渠道和载体 政府网站,便民服务站
  • 详细信息
  • 基本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