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工作情况总结
沅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上半年以来,市人社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益阳市人社局的科学指导之下,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切实兜牢民生底线,为沅江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人社保障。现将半年度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聚焦就业创业,多措并举扩容量优服务。截至6月,我市新增城镇就业2842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933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624人,困难人员再就业464人,全市就业形势维持总体稳定。一是搭平台促对接,线上线下招聘齐发力。线上线下举办“春风行动”等5场专场招聘会,服务企业100余家,累计提供就业岗位7100余个,参加应聘求职人员4030余人,累计达成就业意向1039人。二是强技能提素质,精准培训赋能稳就业。坚持需求导向,构建“创业+技能”双轮驱动培训格局,完成创业培训390人次,技能培训848人次,有效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和创业者创业成功率。三是送政策优服务,真抓实干护航惠民生。为创业人员提供贷款支持,发放创业担保贷款共3045万元,为重点群体提供“311”就业服务,覆盖率达98%。
(二)强化社会保障,织密网络守底线惠民生。一是基金征发足额提质效。上半年以来,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征缴16671.03万元,待遇发放87347.60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征缴23437.47万元,发放12452.74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征缴12851.16万元,发放36518.59万元;失业保险征缴501.69万元,发放245.56万元;工伤保险征缴973万元,发放1170.6万元。二是参保扩面持续扩增量。充分发挥“沅江发布”等新媒体宣传力量,引导各类从业人员和城乡居民积极参保缴费。全市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12.82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34.72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2.47万人;工伤保险参保5.11万人,新开工工程建设项目工伤保险参保率达98%;失业保险参保3.85万人,职业年金已记实5457人。申领电子社保卡人口覆盖率达61.54%。三是基金安全防护守底线。开展基金管理“全视角防风险”专项行动,对自查发现问题进行了立行立改。按月开展数据共享比对和疑点数据核查,及时核查处理预警信息。开展“警示教育月活动”,夯实全体干部职工的安全底线。
(三)深化人事改革,强化培养聚动能增活力。一是精准认定,开展职称评审。采取“线上申报”的快速便捷办公原则,加快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过程,确认发文2024年度初级职称资格289人,转发上级文件确认2024年度中级职称资格257人、高级职称243人。二是精细服务,规范档案管理。推动档案信息化建设,实现网上一站式即时办结。接收高校毕业生及其他流动人员档案存放业务649起,现场办理研究生档案审核、政审、查阅等业务300余次。三是靶向招聘,引进专业人才,组织进高校现场招聘教育事业编制人员8名。
(四)构建和谐劳资,法治护航促稳定赢发展。一是加强劳动争议仲裁调解。坚持“调解优先”的原则,受理劳动争议案件86件,已结案78件,结案率为91%,其中调解62件,调解率79%,人事争议调解成功案件占比达86%。二是强化劳动保障监察。采取预防欠薪制度,加强对新上平台的4个在建项目劳动保障监察。协调处置欠薪线索48条,为174名劳动者追回劳动报酬162万元。劳动保障监察投诉案件和拖欠农民工投诉案件结案率达100%。三是规范企业用工管理。积极联系对接企业,线上线下开展培训指导,组织对176家企业进行薪酬调查,劳动用工备案办理达5879件次。
二、下阶段工作计划
(一)强化就业优先,激发创业活力。一是落实各类职业培训,坚持“城乡统筹、就业导向、免费培训”原则,持续加大培训力度,提升技能培训质量;二是扎实做好创业担保贷款工作,择优选择合作银行,简化申办流程,提供精准服务,提高放款效率。三是加大对就业困难群体帮扶力度,根据困难群体人员就业意向,为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群体提供针对性就业帮扶和创业服务,确保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4000人以上。
(二)健全社保体系,优化服务效能。一是持续推进参保扩面工作,认真落实“温暖社保”三年行动计划,积极引导广大城乡居民参保续保,促进待遇水平不断提高。二是强化社保基金管理,常态化开展疑点数据核查整改,重点监管因死亡、服刑等违规领待的情况,做到全年疑点数据核查率达100%,整改率达90%,维护社会保险基金安全。三是稳步推进延退政策落地,通过精准沟通化解阻力,强化保障消除顾虑,实现政策的平稳有序落地。
(三)做好人才服务,优化引才环境。一是做好职称申报审核,采取“线上认定”的快速审批原则,确保初级职称认定的高效性;全面落实“规范报送”要求,组织好中高级职称初审及上报工作。二是做好2025年度继续教育培训,坚持线上培训全覆盖,推行线上考核严把关,实施线下审核保质量。三是规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做好2025年事业单位招聘和“人才引进”后续工作,推进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集中管理,加快高校毕业生等流动人员档案信息化建设,确保档案管理工作有序规范。
(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合法权益。一是深化制度保障,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加强劳动权益保障监察,开展专项执法行动,严查欠薪、超时用工等违法行为,确保劳动法律法规刚性落实。二是强化宣传教育,对企业管理层及职工群体,定期开展法规宣传活动,组织劳动法律法规专题培训,营造稳定用工氛围。三是健全监督机制,建立劳动纠纷预警排查体系,定期组织排查重点行业、企业潜在风险,推动劳动争议消除在萌芽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