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洞庭芦苇场2020年工作总结暨 2021年工作思路

索 引 号:4309810018/2020-1296314 发布机构:沅江市人民政府 发文日期:2020-11-25 信息类别:综合政务 公开范围:全部公开 公开方式:政府网站

南洞庭芦苇场2020年工作总结暨

2021年工作思路

 

一、2020年工作回顾

1.发展基础更加夯实交通方面:争取资金400余万元,完成场部中心公路提质改造;争取资金149万元,新打造限载40吨位渡船一组;争取资金400余万元,硬化农村公路8.2公里;争取资金106万元,改造危桥7座;投入资金60万元,完成徐家岭轮渡至黄家河大桥、永胜、东头嘴和大码头村三队至七队路基拓宽辖区内交通条件明显改善水利方面:投入资金10万元,对破损防汛通道进行修复争取资金170万元,高标准完成红旗电排改造项目;投入资金60余万元,疏洗沟渠14500米,排涝抗旱能力不断增强电力方面:完成共东线312线10千伏主干线路改造,用电质量进一步改善。其他方面:完成场便民服务中心和党建“五小”设施建设,群众办事更加便捷

2.“三大攻坚战”成效显著。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有新实效。一是积极防范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严守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底线,合理安排财政支出,确保不产生新的债务二是深入开展扫黑除恶线索摸排,加大违法犯罪打击力度严格执行特护期“五包一”责任制,主动开展信访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深入开展社会面禁毒宣传,抓好群众毒品预防教育,严格落实排查管控措施,积极实施跟踪帮教,坚决杜绝新吸复吸现象发生。三是扎实开展水上交通、消防等领域的大检查、大整改、大执法,妥善处理各类安全隐患,辖区内未发生一起安全生产事故。脱贫攻坚有新成绩。聚焦问题短板,狠抓落实整改,省常态化联点督查反馈问题、沅江督查反馈问题,以及我场两轮脱贫质量“回头看”发现问题,全部整改到位。扎实开展驻村帮扶和结对帮扶,精准落实扶贫政策,严格按照“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剩余16户32人实现脱贫贫困村五花洲管区“一门式”服务达标,人居环境整治有序推进,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提升。生态环境有新成效。一是空气质量提升。加强日常巡查,严格控制秸秆、垃圾露天焚烧,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二是水质不断改善。以河长制湖长制为总揽,扎实开展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治理等专项行动,通过重点部位重点整治,场内水体质量明显提升。三是湿地修复成效明显。加大巡查、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种破坏湿地生态行为,在保护区内清理非法种植农作物行为1000余亩。扎实推进洞庭湖生态环保专项整治行动,成立专班,有序推进16897亩欧美黑杨和53531亩萌芽条砍伐清理,确保按时完成工作任务四是禁捕退捕稳步推进。扎实推进“三无”船舶和农用船舶拆解、喷码管理工作,拆解“三无”船舶151艘、非法趸船9艘、农用船舶369艘,完成207艘农用船舶喷码,实行“三包一”管理。组织专班,对辖区内渔网(具)进行摸底造册,严格按要求进行清收。成立执法队伍,实行日夜24小时巡查,严厉打击非法捕捞行为。五是农村环境持续优化。深入宣传,广泛发动,动员全民参与,全面清理农户房前屋后的柴堆杂草杂物、建筑垃圾、生产垃圾和生活垃圾,利用公路两旁、渠道两旁和农户房前屋后空坪隙地栽种绿化树木、花卉和果树,深入推进农村“空心房”整治,人居环境进一步舒适。

3.社会大局平安稳定。一是全力抓好疫情防控。始终把全场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持依法、科学、精准防控。全面推进“党建+疫情防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措施,切实做到排查管控到位、医疗救治到位、保障措施到位。疫情防控以来,全场累计管理中高风险地区返场人员69人,境外人员2人,未出现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二是全力做好防汛抗灾。全场干群众志成城,昼夜奋战在防汛一线27.5公里防汛大堤上,坚守44天,确保了度汛安全,生产生活持续井然。三是全力保障基本民生。全力推进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收缴工作坚持公平公正原则完成低保动态调整,166317人享受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完成场卫生院提质改造,配齐相应功能室,添置医疗设备,群众就医满意度再提升;举办就业现场招聘活动,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完成公益性墓地建设,全面推行殡葬改革。

二、“十三五”工作成绩

1.场域面貌明显改善。交通建设:黄家河大桥竣工通车,硬化道路26公里,改造危桥19座,安装公路波形护栏2公里,完成部分破损道路修复,新打造限载40吨位渡船一组。水利建设:完成新胜垸1500米大堤防渗墙浇筑和永胜、新胜两垸22公里防汛大堤全面硬化,完成红旗电排升级改造,完成27.5公里一线防洪大堤防汛照明灯架设,新建6个防洪哨所,完成辖区内所有渠道疏浚。农业建设:改造旱地7300多亩,新建抗旱坝1座。其他建设:高标准完成机关大院和办公大楼改造,新建公租房两栋并投入使用,完成7个村级单位便(村)民服务中心建设。

2.脱贫攻坚取得成效。贫困村和6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人以上的非贫困村派出驻村工作队,35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均安排结对帮扶责任人。全面落实扶贫政策,85户贫困户享受易地扶贫搬迁57高职贫困学生享受“雨露计划”补助54名贫困户享受扶贫小额贷款贴息引导7个新型经营主体联结贫困人口928人,成立扶贫车间2个,优先安排贫困劳动力就业,教育助学、医疗救助全覆盖,全场928名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

3.生态环境实现好转。完成43625亩欧美黑杨砍伐清退任务,累计清理杨树迹地萌芽条101959亩,完成33处矮围、堤坝、沟坝拆除任务完成8处砂石堆场清空、土地复绿工作完成辖区内牛羊淘汰和洲滩禁牧工作任务拆除河湖水域岸线违章建筑物6处整治僵尸船舶7艘,完成17条黑臭水体治理。河(湖)长制农业面源污染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和秸秆禁烧等工作常态运行,人居环境进一步优化。

    4.群众福祉全面提升。全面加强新农保、新农合政策宣传和征缴工作,严格按政策核发各类惠民补贴资金,严格实施低保动态管理,大力开展困难群体帮扶工作,改造农村危房324户理顺电力体制,顺利移交市供电公司直管,完成13公里400v和共东线10kv线路改造,更新变压器8台,群众用电质量明显改善。高标准完成场卫生院和村级卫生室改造,增添医疗设备,群众就医更有保障;完成永新两垸自来水厂全自动供水系统改造饮用水质量全面提升;加强市场质量监管,扎实做好各类疫情防控,确保群众生命和健康安全;大力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群众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济运转艰难。随着洞庭湖生态环境专项整治的深入推进,湖洲经营业主的经营行为受到严重制约,场财政已经没有自营收入,完全靠市委、市政府扶持,经济运转艰难,负债严重。

维稳压力较大洞庭湖生态环保专项整治深入推进,长江流域禁捕十年,苇场群众因生计、社保等方面的原因,多次上访。 

基础设施薄弱。桥梁、公路等公共服务设施亟待进一步改善,群众出行仍然不方便。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农业发展受制约。

四、“十四五”总体工作安排

大力完善基础设施。全力开展招商引资和立项争资,补齐基础设施短板,进一步完善道路、电力、水利、宽带等建设。到2025年,将辖区内主干道拓宽至5米,道路硬化率达100%,完成辖区内所有电力线路更新改造,完成所有机埠电排升级改造,宽带使用率达100%。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拓宽融资渠道,继续实施“旱改水”项目,全面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加快土地规范有序流转,积极引进中联农科来场发展现代农业,以发展生态优质水稻、生态优质水产、生态优质水果、生态优质水生蔬菜“四水农业”为重点,全力推进特色产业园建设。到2025年,耕地改造率达100%,土地流转率达100%,全面实现现代产业体系。

大力优化生态环境。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全面贯彻落实河长制湖长制责任体系,谋划推进水环境治理,强力推进污水处理厂建设,持续开展欧美黑杨和杨树迹地萌芽条砍伐清理,持续推进“改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到2025年,水质达标率达100%,欧美黑杨清理率达100%,厕所改造率达100%,空心房整治率达100%,污水处理设施进村进户。

大力增进民生福祉。加大劳动力技能培训力度,提升劳动力就业率;加大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参保率;进一步完善卫生院硬件设施和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切实关注困难群体,严格落实低保、特困供养和残疾人补助等政策;建好村级文化活动场所,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到2025年,高标准完成8个村级单位文化活动场所,劳动力就业率达100%,让群众有更多的切身获得感。

五、2021年工作安排

1. 坚定不移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吃透上级支持农业农村的精神,把握相关政策,加大立项争资力度,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综合服务功能。交通方面:完成黄家河大桥至徐家岭轮渡堤面、大码头三队至七队、永胜主干道和东头嘴道路拓宽,完成危桥改造和破损公路的修复工作,完成2公里公路波形护栏安装,进一步改善辖区内交通条件。水利方面:完成新胜垸抗旱机埠建设,完成澎湖潭垸继承闸升级改造;完成辖区内沟渠疏洗任务,增强排涝抗旱能力。

2.坚定不移推进三大攻坚战。在防范化解债务风险上加强场部财政管理严控新增预算,合理安排财政支出,坚决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严格按照化债方案,逐年偿还债务加强村级和专项资金管理,各管区(村、渔场)要根据自身经济实力,量力而行搞建设,严防产生新的债务在精准脱贫上重点加强脱贫监测户关注管理,防止已脱贫户返贫。突出抓好驻村帮扶和结对帮扶,全面落实扶贫政策重点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确保贫困户稳定增收。在污染防治上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总书记“守护好一江碧水”指示要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持续深入推进洞庭湖生态环境专项整治完成市下达的欧美黑杨清退和杨树迹地萌芽条清理任务。加大河湖巡查力度,严厉打击非法捕捞行为。统筹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严禁秸秆露天焚烧,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深化河(湖)长制工作,加大河湖巡查力度,加强水域环境治理,逐步改善水质。

4.坚定不移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广泛宣传发动,动员全民参与,全面清理农户房前屋后的柴堆杂草杂物、建筑垃圾、生产垃圾和生活垃圾。引导农户砍伐欧美黑杨,利用公路两旁、渠道两旁和农户房前屋后空坪隙地栽种绿化树木、花卉和果树,绿化美化环境。扎实开展“改厕”工作,深入推进农村“空心房”整治,积极创建“最美乡村”、“最美道路”、“最美沟渠”、“最美庭院”。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做实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狠抓乡风文明建设,完善村规民约,重点在殡葬改革、婚丧喜庆和禁放烟花鞭炮上下功夫。组织开展“最美家庭”、“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大力弘扬文明新风。全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力引进湖南中联农科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来场投资开发着力在数字大米生产、数字农业旅游观光和生态循环农业上下功夫,致力打造湖南第一的智慧农业示范基地

5.坚定不移推进民生事业改善。坚持把改善社会民生事业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加大社会事业投入,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努力实现共享发展,提高全场群众幸福指数要促进劳动力转移。湖洲生产经营行为受限、长江流域全面退捕禁捕,我场将出现劳动力过剩现象,我们要结合群众意愿,加大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力度,同时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对接,坚持就地就近转移就业与外输转移就业相结合,加快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要落实社会保障。进一步做好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征收工作,实现全民参保切实关心留守儿童、低保户、五保户、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落实困难救助政策,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强应急体系建设,完善应急方案,充实应急力量,增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加强食品药品质量监管,确保舌尖上安全。要抓好安全生产。树牢安全发展理念,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监督责任,加强水上交通等重点领域安全监管,不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确保不发生安全生产事故。要维护社会稳定。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精神,坚持打早打小,践行黑恶必除,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好。畅通信访渠道,积极做好信访老户的教育转化工作,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要加大公共事业投入。争取将场医疗卫生事业归口市卫健局统一管理,高标准改造场卫生院,配齐医疗专业技术人员,不断提升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完善村级文体活动设施组织开展各类文体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完成公益性公墓建设,全面推行殡葬改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