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关于进一步规范和落实党内报告工作制度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沅办〔2018〕1号)文件要求,现将我园区2020年度工作完成情况及下一步工作安排报告如下:
一、2020年工作情况
一年来,市船舶园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密联系园区工作实际,多措并举、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帮助企业排忧解难,经受了疫情防控、经济下行和严重洪涝灾害的多重考验,全市船舶制造产业、产值、生产经营形势出现了“逆风扬帆”的可喜局面。
(一)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2020年,全市船舶工业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70.3亿元,同比增长9.2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64.5亿元,同比增长22.5%,完成税收6449.91万元,同比增长115.77%。全年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8亿。新引进企业5家,新开工7家,新投产5家,新入规6家。各项数据均达到或超过全年工作目标。
(二)园区的主要亮点
就整个园区经济运行数据来看,重点骨干企业发展来势看好,亮点纷呈,可圈可点。
1.2020年省工信厅公布的新一批审批认定的工业制造“小巨人”企业名单,我市金航船舶、桃花江游艇入选,至此船舶园已有6家小巨人企业。
2.亚光科技集团与湖南华航航运有限公司成功签约两艘668标箱新能源敞口集装箱船,已于11月20日正式开工建造,这是至今我省建造的最大的新能源船舶。
3.金航船舶公司为湖南远洋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建造的653TEU型江海直达LNG/柴油双燃料万吨级敞口集装箱运输船,8月10日成功下水,11月20日获得中国船级社颁发的全国第一本特定航线江海直达船舶检验证书,12月17日,首航安全抵达上海洋山港。它将成为今后长江流域的主力环保船型,市场空间巨大。
4. 2020年11月,第三届新能源船舶技术交流暨产品推介会在沅江市召开,会议由船舶园主办,海荃游艇有限公司承办。
5.2020年11月,沅江市船舶制造小镇被评为“省级特色工业小镇”。
(三)主要工作情况
1.加强思想建设,努力提高政治站位
园区工委严格对照《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等党内法规要求,认真落实工委主体责任。园区工委班子成员分片包干,深入企业基层党支部,开展调查研究,指导党建工作。在学习方面:每季度专题研究一次党务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每月集中学习一次。坚持每周一晚上组织机关干职工集中夜学,全年组织开展了三次学习研讨,讲了4次党课。在园区上下深入开展“学习强国”平台学习,按照上级的要求,园区机关共注册17人,带动企业注册120余人。在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方面:按照《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要求,2020年培训入党积极分子12名,发展预备党员4名,其中园区机关1名、两新组织3名。今年市委第二巡察组巡察,接受反馈意见,共完成整改21个问题,其中立行立改的问题4个。限期整改的17个。现阶段接受省委巡视组巡察需整改的有3个问题,正在整改中。并开展“廉政文化”书法、美术、摄影竞赛等活动,评出优秀作品15件。即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了主旋律,又丰富了广大干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
2.采取积极措施,应对新冠疫情和洪涝灾害
面对新冠疫情,园区工委紧密联系自身工作实际,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做到新冠病毒疫情防控与园区生产发展两不误。疫情防控期间,市船舶园累计为园区企业提供口罩36000个,消毒药品1200公斤,红外线体温枪58支。
面对洪涝灾害,市船舶园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立即组织班子成员和机关干职工分头到各企业了解受灾情况、指导抗灾救灾。一是领导分片包干,强化工作责任。二是明确专人值守,及时了解灾情,确保人员安全,特别是用电安全。三是组织人员转移部分设备,加强对浸水设备、房屋和在建船舶的保护。据初步统计:参与抗灾救灾的人员共达240余人,转移大小设备80多台套,把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3.狠抓项目建设,“百日攻坚”成效显著
海荃游艇、中民筑友、通达板材等重点项目全面推进。有力落实全市“百日攻坚”的要求和进度。海荃游艇投资1.2亿建设太阳能、电动游艇基地,中民筑友投资1.6亿,建设装配式建筑生产线,均已完成桩基础施工。通达板材投资1亿建设隔热夹芯板生产线,已完成三通一平。各项目正在抓紧建设,2021年全面投产。
4.提升服务质量,加快园区经济发展
园区进一步完善帮扶企业联系制度,领导班子成员分片包干,职能部室负责包企业(项目),将园区每一个企业(项目)分别责任到园区党员干部,建立企业(项目)服务专员制度。园区给每个企业派出一名党员驻企干部,长期值守,贯彻落实上级精神,及时了解并反馈企业信息,协调并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确保企业复工复产和疫情防控两手抓、两不误,促进了园区经济稳步健康发展。
5.积极做好招商引资、立项争资、安全生产等工作
(1)招商引资工作:截止2020年12月,已完成近11.7亿元,其中万骏1.2亿元、英越1.5亿元、美蓝1.5亿元、中民筑友1.2亿元、盛达8000万元、罗博思达8000万元、荣信8000万元、晓日8000万元、湖南磊鑫环保有限公司2.8亿元,完成全年招商引资任务。
(2)立项争资工作:2020年园区完成立项争资400万元(其中:大洋20万元、亚光100万元、海荃20万元、金航100万元、精一100万元)。
(3)安全生产工作:全年开展安全生产隐患督导检查11次,制作检查记录140多条并录入全省执法系统。全园区企业安全生产检查全覆盖,共检查发现安全隐患68起,现场立即整改到位55起,下达限期整改指令13起,目前已全部整改落实到位。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融资难有待突破
船舶制造产业历来就是个薄利行业,原材料和人工成本投入量大,企业资金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加上疫情影响,有些产品未能按时交货,资金回笼速度慢,手持订单的预付款少,资金显得尤为困难。
2.市场竞争力有待增强
我市一部分船舶制造企业主要承接的是来料加工,产品附加值不高,税收贡献少,自主研发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还有待进一步增强。
二、2021年工作设想
(一)工作思路
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主动融入洞庭湖水环境治理,抢抓以“内循环”为主的新经济格局及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政策利好机遇。以沅江市船舶制造工业特色小镇获批为契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及军民融合平台服务,引导船舶产业围绕“绿色环保、新能源、军民融合、智能智慧”转型升级,打造生态、生产、生活“三生”融合的绿色船舶小镇。依托船舶特色产业,利用砂石资源,建设新型绿色建筑园,规划港口码头建设,发展港口经济,建设“四好”片区,成为助推沅江“二次创业”的新经济增长极。
(二)工作目标
1.完成总产值80亿,规模工业产值 70亿元,工业增加值14.38亿元,增长9.38%;
2.新引进企业4家,新开工3家,新投产企业3家,新入规3家。
3.争取上级特色小镇、军民融合、产业集群等项目资金1000万元左右。
(三)重大事件、主要措施和完成时限
1.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整合水利、交通、文化方面的资金和争取上级特色小镇项目资金支持,改造长春垸东段船舶小镇景观大道,完善自来水管网、完成船舶企业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建成军民融合服务平台投入运营。
2.强力推进项目建设。海荃游艇、中民筑友、通达板材项目建成投产, 加快中海基地建设,启动万俊新能源智能游艇、无机固废利用、桃花江二期等项目建设。
3.完善产业链。引进新能源船舶制造、高端舾装、螺旋桨制造等企业,补链强链。稳步壮大船舶产业。
4.建设新型绿色建筑园。利用好沅江丰富砂石资源,高标准建设包括装配式建筑、管桩、构件、商品混凝土、无机固废利用等项目的绿色环保新型建筑产业园。
5.建设“四好”片区。按照“一个好产业、一个好港口、一条好航道、一个好片区”要求,依托船舶特色产业,大力发展港口经济,为沅江“二次创业”贡献船舶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