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0年省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 “洞庭湖区断面仍未达标”问题整改公示

索 引 号:4309810018/2021-1492079 发布机构:生态环境局沅江分局 发文日期:2021-12-02 信息类别:综合政务 公开范围:全部公开 公开方式:政府网站

2020年省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意见指出洞庭湖区断面仍未达标问题后,我市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制定方案,全力整改。全面完成年度整改任务,达到年度整改目标,现将年度整改完成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洞庭湖区断面仍未达标。南嘴、小河嘴、万子湖3个国控断面虽然连续两年达到年度考核要求,但水质仍然是类,主要为总磷超标。

南嘴、小河嘴、万子湖3个国控断面均在我市境内,其中南嘴断面主要考核南县。

二、整改落实情况

沅江市委、政府高度重视洞庭湖水生态环境治理工作,针对洞庭湖区未达标断面,市委主要领导多次调研、统筹谋划和部署、调度整治工作,出台多项洞庭湖生态环境整治措施及《沅江市不达标断面攻坚行动2021实施方案》,全市各级各部门落实责任,合力攻坚,洞庭湖区断面水环境治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综合整治情况

一是持续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稻虾养殖尾水治理。成立了稻虾养殖尾水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技术指导方案,印发实施了《沅江市稻虾养殖尾水治理技术指导意见》,建设了5个稻虾养殖尾水治理示范基地及4个养殖生态净化区。实施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2021年,全市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171万亩次,推广测土配方肥2万吨,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稳定在95%以上、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面积0.53万亩、秸秆还田技术130万亩次、绿肥种植面积18万亩,推广商品有机肥1000吨,推广施肥机300台;创建绿肥种植示范片12个。推进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全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治推进项目完成并投入运行,共建设子项目300个,其中规模养殖场资源化利用工程293个,种植消纳地粪肥利用配套设施建设工程6个,区域性粪污集中处理中心工程1个。二是规范和加强产业园区生态环境管理,严控工业污染排放。沅江高新区已配套建设工业污水处理厂,完成了园区雨污分流改造工作,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园区生态环境规范化管理。三是加强城乡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监管。沅江市污水处理厂仍然实行政府运营,实施了的运行情况对公众开放;沅江市第二污水处理厂由沅江高新区与鹏瑶环保合作运营,对运营全过程监督,在线监控与生态环境部门联网;10个乡镇和1个街道办事处共建设污水处理站18座,按照统一设计、施工、运维、监管和排放标准的要求,实现了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的全覆盖。通过实施沅江市中心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一期),修复了部分污水管网,整治了86处入湖排污口,实施了35个小区雨污分流,生活污水收集率进一步提高。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实行统一外包收集、无害化填埋,益阳湘北垃圾焚烧发电厂已启动建设。城乡黑臭水体治理任务全面完成。四是协助制定《洞庭湖总磷削减行动计划》,开展禁磷专项整治行动。协助益阳市生态环境局和省厅制定了《洞庭湖总磷削减行动计划》,我市14个总磷削减项目列入2021年行动计划,目前已全部完成。开展了禁磷专项整治行动,出台了禁磷专项整治行动方案,重点在大通湖流域、胭脂湖流域和市城区。市市场监督局、生态环境局、市商务局等单位分别开展了禁磷专项行动,并且进行了2次联合执法行动。抽检样品54批次。五是持续开展南洞庭湖自然保护区湿地修复工作。完成南洞庭湖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和修复治理重点区域完善工程;2021年清退欧美黑杨14655亩,其中2020年已提前清退3482亩,2021年实际清退11173亩。六是加强流域联防联控,打好禁航禁捕攻坚战。建成了2个水上交通垃圾污水等收集站,配备了2条收集船,开展了水上运输废物收集、转运处置工作;我市围绕“四清四无”禁捕工作目标,以“雷霆行动“冬春攻势”“中国渔政亮剑2021”打击非法捕捞等系列专项整治行动为牵引,建立了日常巡查、24小时值班值守、巡查日志、打击非法捕捞有奖举报等制度;同时,制定了《沅江市天然水域垂钓管理办法》、《沅江市打击非法捕捞违规垂钓百日整治行动方案》,做到禁捕水域24小时不离人。全年共出动公安、农业、交通等执法人员15888人次、执法船艇3622艘次、执法车辆2049台次。共查处非法捕捞案件86起,其中移送公安机关刑拘46起(58人),行政处罚40起(56人)。没收电鱼设备19套,没收并放生非法捕捞的渔获物2737.75公斤。清剿地龙网等渔具5051条(117248米),收缴“三无”船舶204艘,劝退垂钓人员5715人次,收缴违规垂钓人员钓竿1700根,打击非法捕捞执法行动成效显著。

(二)不达标断面攻坚情况。

沅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不达标断面水环境治理工作,市委主要领导多次调研、统筹谋划和部署、调度不达标断面整治工作,出台了《沅江市不达标断面攻坚行动2021年实施方案》,全市各级各部门落实责任,合力攻坚,全面完成不达标断面坚攻工作。

一是万子湖断面攻坚情况。中心城区水环境是治理万子湖断面水质的措施之一。近年来,我市投入1亿多元,建成沅江市污水处理厂二期,新扩生活污水日处理能力2万吨,并实施了提标改造工程;投入1.5亿多元,完成了下琼湖、石矶湖黑臭水体整治。在此基础上,统筹谋划并启动了中心城区水环境治理工作,第一期工程总投资约为23.9亿元,今年投入投资2.6亿元,完成了中心城区主要污水直排口(86个)的截污处理,石矶湖外堤渔民安置小区的污水直排洞庭湖问题整治,推进新城区和老城区市政道路雨污分流改造完成管网建设6.9km、小区雨污分流改造35个、小区管网建设42.5km,活水连通杨泗桥运河、环湖岸线生态修复的施工有序推进,生态环境部门申报中央专项资金4000多万元,实施了生态修复工程4个。

二是南嘴断面攻坚情况。湖南赤山监狱及附近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排等对断面水质存在一定影响,我市积极采取措施,全面整治。在赤山监狱建成日处理规模600吨(共750吨,预留150吨)的生活污水处理站及配套管网; 退出了赤山监狱内所有池塘水产精养,实行“人放天养”;对赤山监狱周边单位及农户污水直排进行了整治;对南嘴澧水岸线进行了生态修复,减少大堤地表径流对水质影响。

三、工作成效

通过洞庭湖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不达标断面的攻坚行动,2021年国控断面小河嘴稳定达到类水质,南嘴、万子湖等2个国控断面水质均达到“十四五”考核要求(总磷≤0.07mg/L,其余指标达到或优于类水质要求)。

四、下一步工作

(一)进一步推进综合治理。持续开展洞庭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整体治理、系统治理、科学治理的思路,统筹谋划,搞好顶层设计,坚持“一盘棋”推进,重点抓好洞庭湖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和不达标断面攻坚工作。从严压实责任,确保各项治理措施落实落地。以落实河长制为抓手,推进依法治湖、科技治湖、协同治湖、社会治湖,打好洞庭湖生态环境治理攻坚战。

(二)进一步筹措资金。主动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对接,争取项目,解决资金缺口大的问题。推动银政合作、银企合作,加强洞庭湖治理项目的包装和对接,争取金融机构专项贷款。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加大资金统筹使用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项目安排的科学性。按照“谁污染、谁付费、谁治理”原则,强化和落实企业环保责任。

(三)加大宣传力度。抓好舆论导向,积极通过广播、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平台,大力宣传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动员引导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积极支持、配合、参与突出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工作,着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