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江市2021年农村黑臭水体整治情况汇总

索 引 号:4309810018/2021-1486545 发布机构:生态环境局沅江分局 发文日期:2021-11-22 信息类别:综合政务 公开范围:全部公开 公开方式:政府网站
序号 标识 水体编号 治理级别 采集时间 省(区、市) 县(市、区) 乡镇/街道 名称 人口 面积(km2) 水体名称 水体类型 涉及的自然村 是否完成整治(√) 是否公示 公示网址 公示主要内容
162 1354679846078459905 4309810023 优先处理 2020-12-16 湖南省 益阳市 沅江市 共华镇 双阜村 4261 4.8 中心渠1 沟渠 双阜村
291 1321292206637805570 4309810022 优先处理 2020-10-27 湖南省 益阳市 沅江市 泗湖山 朱冯村 4541 7.4 朱冯渠 沟渠 朱冯村
312 1321242720909619201 4309810021 优先处理 2020-10-27 湖南省 益阳市 沅江市 茶盘洲镇 幸福村 3550 7.5 中排渠 沟渠 幸福村
313 1321239488544075778 4309810020 优先处理 2020-10-27 湖南省 益阳市 沅江市 草尾镇 保安垸村 6524 6.3 15、16队交界渠渠 沟渠 保安垸村
314 1321239244532051969 4309810019 优先处理 2020-10-27 湖南省 益阳市 沅江市 南嘴镇 目北村 2500 1.7 创新渠 沟渠 目北村
315 1321041155741409281 4309810018 优先处理 2020-10-27 湖南省 益阳市 沅江市 南大膳镇 大东口村 3286 6.0 双利渠 沟渠 大东口
316 1321040682380648449 4309810017 优先处理 2020-10-27 湖南省 益阳市 沅江市 四季红镇 四季红村 1900 1.7 四季红村一斗渠 沟渠 四季红村
317 1321031519936090114 4309810016 优先处理 2020-10-27 湖南省 益阳市 沅江市 黄茅洲镇 新丰村 2945 3.7 大寨渠新丰段 沟渠 子母城
318 1321022610986946562 4309810015 优先处理 2020-10-27 湖南省 益阳市 沅江市 胭脂湖街道 胭脂湖村 2825 4.6 汪家湾排水沟 沟渠 株木山村
321 1321019538613129217 4309810014 优先处理 2020-10-27 湖南省 益阳市 沅江市 南洞庭芦苇场 永胜 1060 0.4 永胜消防渠 沟渠 永胜
322 1321018508760502274 4309810013 优先处理 2020-10-27 湖南省 益阳市 沅江市 阳罗洲镇 七子浃村 5262 8.7 草阳渠 沟渠 大中村、富民村、复兴村
323 1321015499217358850 4309810012 优先处理 2020-10-27 湖南省 益阳市 沅江市 新湾镇 新湾村 8225 24.6 团结闸渠 沟渠 新湾村

农村黑臭水体清单表填报说明
各地在详细开展排查的基础上,填报农村黑臭水体(以下简称黑臭水体)排查清单(以下简称清单)。清单填报说明具体如下:
一、总体说明
(一)填报主体
县级生态环境部门负责填报辖区内的清单,经市级、省级生态环境部门逐级审核后,由省级生态环境部门汇总,并于2020年10月底前,将清单电子表格及纸质盖章件报送至生态环境部备案。
(二)填报信息真实准确
要按照清单指标说明逐项进行填报,内容真实准确。省级生态环境部门要高度重视排查清单报送工作,确保清单内容准确。
(三)无黑臭水体确认说明
对排查结果为无黑臭水体的县级行政区,省级生态环境部门要督促各县级人民政府书面确认,并于2020年10月底前将确认文件报送至生态环境部。对未按期报送排查清单的,视为未完成排查任务。
二、黑臭水体认定
(一)对排查识别范围的说明
黑臭水体排查识别范围是建制村内村民主要集聚区适当向外延伸,南方为200 m -500m,北方为500 m -1000m。如果向外延伸的范围超出建制村边界,原则上以建制村范围内的黑臭段作为黑臭水体填报相关信息。此范围外,村民反映强烈的黑臭水体也应纳入清单。
(二)对于跨界黑臭水体如何认定的说明
对于跨建制村的黑臭水体,如果为上下游关系且责任明确的,原则上以行政边界为界进行分割,按两个黑臭水体填报;如果左右岸关系或责任不清,可以按一个黑臭水体填报。对于跨县级行政区的黑臭水体,如果左右岸关系或责任不清,由上级生态环境部门协调确定一个责任主体上报,且按1个黑臭水体上报。
(三)对于一个水体有多个黑臭段的如何认定的说明
对于建制村边界范围内,一个水体有多个黑臭段的,可以作为多个黑臭水体,也可以作为1个黑臭水体纳入排查清单。 
(四)对于排查识别有争议的水体,如何认定的说明
排查识别时,如果感官判断存在争议,要采取公众评议的方式进行判断;如果公众评议难以开展,要采取水质监测进行判断。例如,工作人员排查时初步判断某水体不是黑臭水体,但向社会公示时,村民反映该水体是黑臭水体。这种情况下可组织开展公众评议,进行问卷调查,如果60%的问卷认为是黑臭水体,可纳入清单,反之不纳入清单。
(五)对于季节性水体,如何认定的说明
要根据排查时水体的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在排查时,某水体不黑臭或无水,但在其他时期或有水时出现黑臭现象的,要进行公众评议来判断是否为黑臭水体。 
三、指标填报说明    
(一)移动端填报说明
本部分加*的为必填项,其他项为选填项。
1、行政区划
(1)农村黑臭水体所在行政区划信息,参考五级行政区划标准填报,划分标准为省级行政区、地级行政区、县级行政区、乡级行政区和建制村。
*(2)省(区、市):填写黑臭水体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划名称,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根据县级用户密码系统自动识别,文本格式。不用填写。
*(3)地级市:填写黑臭水体所在的地级行政区划名称,包括地级市、地区、自治州、盟。根据县级用户密码系统自动识别,文本格式。不用填写。
*(4)县(市、区):填写黑臭水体所在的县级行政区划名称,包括县、县级市、市辖区、自治县、旗、自治旗、林区、特区等。根据县级用户密码系统自动识别,文本格式。不用填写。   
*(5)乡镇或街道:填写黑臭水体所在的乡级行政区划名称,包括乡、镇、街道、民族乡、苏木和民族苏木。由填报人员手动填写。首次填写后,再次进行采集时默认上次填写的乡镇,可手动修改,文本格式。必填。 
*(6)建制村名称:填写黑臭水体所在的建制村、社区等名称。由填报人员手动填写,首次填写后,再次进行采集时默认上次填写的乡镇,可手动修改,文本格式。必填。 
*(7)村长:填写黑臭水体所在建制村的村长姓名。由填报人员手动填写,首次填写后,再次进行采集时默认上次填写的乡镇,可手动修改,文本格式。必填。
*(8)联系电话:填写村长联系电话。由填报人员手动填写,首次填写后,再次进行采集时默认上次填写的乡镇,可手动修改,文本格式。必填。
(9)涉及的自然村:是指向黑臭水体排放污染物的一个或多个自然村名称,文本格式。涉及的自然村为多个,村与村之间用“、”隔开,样式为“XX村、XX村、XX村、…”,必须填写。
(10)建制村人口:填报黑臭水体所在建制村的常住人口数量,单位为人。填写数字格式,为整数。
(11)建制村辖区面积:填写黑臭水体所在建制村管理范围内的面积,单位为平方公里(km2)。填写数字格式,小数点后保留一位,样式为231.1。   
2、水体基本信息
(1)水体编号:是纳入清单的黑臭水体编号,采用“省市县三级行政代码+四位流水号0000”的形式(行政代码见http://www.mca.gov.cn/article/sj/xzqh/2020/2020/202003061536.html,水体编码由系统自动生成,不用填写。
*(2)水体名称:如该水体有明确的名称,填写此名称;如该水体为无名水体,命名方式要便于查找,宜采用“村名(或地名、路名、标志性建筑物名称)+方位+距离”描述。例如:XXX村(或XX街)东侧100米。填写文本格式。必填。
*(3)水体类型:是指黑臭水体属于河、塘、沟渠的哪一种类型。由系统设置成单选项,分为河、塘、沟渠。必填。   
*(4)水域面积:填写黑臭水体的水面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填写数字格式,保留整数,必填。   
*(5)长度:填写河、沟渠类黑臭水体的长度,单位为米(m)。填写数字格式,保留一位小数。塘不填此项,河、沟渠必填。
*(6)宽度:河、沟渠类黑臭水体的宽度,单位为米(m),如果上下游宽度差异较大,可按估算平均值填写。填写数字格式,保留一位小数。塘不填此项,河、沟渠必填。 
(7)水质监测指标均值:有条件开展水质监测的地区填写此项。各指标值都填写监测点的平均值。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当水体水深<25cm时,透明度按水深的40%取值,当水体水深≥25cm时,透明度为监测结果平均值。其中,透明度单位为厘米(cm),溶解氧单位为毫克每升(mg/L),氨氮单位为毫克每升(mg/L)。填写数字格式,透明度和溶解氧小数点后保留一位,样式为12.1;氨氮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样式为2.12。
3、河湖长基本信息
包括河湖长姓名、所在单位、职务、联系电话。黑臭水体如果已纳入河湖长管理范围,写明河湖长姓名、工作单位名称、行政职务,填写文本格式。联系电话填写手机号码。未纳入河湖长管理范围的黑臭水体,请填写村长姓名、所在单位、职务、联系电话。
4、水体地理位置信息
*(1)黑臭段起点、黑臭段终点:是指建制村边界范围内黑臭水体黑臭段起点处、终点处地理位置名称。填写的位置名称要便于查找,宜采用“村名(或地名、路名、标志性建筑物名称)+方位+距离”描述。例如:XXX村(或XX街)东侧100米。通过手机定位自动获取,若自动获取信息不准确时,由填报人员手动填写,填写文本格式。必填。
(2)起点经度、起点纬度、终点经度、终点纬度:是指黑臭水体黑臭段起点和终点处的地理坐标。统一由部里提供的移动端采集系统进行采集。不用填写。
*(3)水体照片:在采集黑臭水体轨迹的过程中要进行水体照片的采集,上传的照片要可以看到水体,最少上传一张,最多上传三张。必填。
5、治理情况信息
(1)主要污染问题:填写导致水体黑臭的主要问题。由系统设置成选择项,可多选,包括:a.农村生活污水污染;b.畜禽养殖污染(注明规模,请填写数字);c.水产养殖污染;d.种植业污染(是否为堤防管理范围内种植:□是□否);e.企业排污;f.生活垃圾和生产废弃物污染;g.底泥淤积;h.农厕粪污污染;i.其他污染问题等。
(2)是否开展治理:是指填报清单时,该黑臭水体是否已开展治理。由系统设置成单选项,分为是、否;已开展治理,选是;未开展治理,选否。
(3)治理进展:由系统设置成单选项,分为未制定治理方案、已制定治理方案、未开工、项目立项及前期、工程开工、已完成治理。    
(二)PC端填报说明
1、行政区划基本信息
(1)农村黑臭水体所在行政区划信息,参考五级行政区划标准填报,划分标准为省级行政区、地级行政区、县级行政区、乡级行政区和建制村。
(2)省(区、市):填写黑臭水体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划名称,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由移动端导入,不用填写。
(3)地级市:填写黑臭水体所在的地级行政区划名称,包括地级市、地区、自治州、盟。由移动端导入,不用填写。
(4)县(市、区):填写黑臭水体所在的县级行政区划名称,包括县、县级市、市辖区、自治县、旗、自治旗、林区、特区等。由移动端导入,不用填写。
(5)乡镇或街道 :填写黑臭水体所在的乡级行政区划名称,包括乡、镇、街道、民族乡、苏木和民族苏木。由移动端导入,不用填写。
(6)建制村名称 :填写黑臭水体所在的建制村、社区等名称。由移动端导入,不用填写。
(7)涉及的自然村:是指向黑臭水体排放污染物的一个或多个自然村名称。涉及的自然村为多个,村与村之间用“、”隔开,样式为“XX村、XX村、XX村、….”,必须填写。
(8)建制村人口 :填报黑臭水体所在建制村的常住人口数量,单位为人。填写数字格式,保留整数,必须填写。
(9)建制村辖区面积:填写黑臭水体所在建制村管理范围内的面积,单位为平方公里(km2)。填写数字格式,小数点后保留一位,样式为231.2,必须填写。       
2、水体基本信息
(1)水体编号:是纳入清单的黑臭水体编号,采用“省市县三级行政代码+四位流水号0000”的形式(行政代码见http://www.mca.gov.cn/article/sj/xzqh/2020/2020/202003061536.html。由系统自动生成,不用填写。
(2)水体名称:如该水体有明确的名称,填写此名称;如该水体为无名水体,命名方式要便于查找,宜采用“村名(或地名、路名、标志性建筑物名称)+方位+距离”描述。例如:XXX村(或XX街)东侧100米。由移动端导入,不用填写。
(3)水体类型:是指黑臭水体属于河、塘、沟渠的哪一种类型。由移动端导入,不用填写。 
(4)水域面积:填写黑臭水体的水面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填写数字格式,保留整数。由移动端导入,不用填写。   
(5)长度:填写河、沟渠类黑臭水体的长度,单位为米(m)。填写数字格式,保留一位小数。塘不填此项。由移动端导入,不用填写。   
(6)宽度:河、沟渠类黑臭水体的宽度,单位为米(m),如果上下游宽度差异较大,可按估算平均值填写。填写数字格式,保留一位小数。塘不填此项。由移动端导入,不用填写。 
(7)水质监测指标均值:有条件开展水质监测的地区填写此项。每项指标均填写采样监测结果的平均值,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当水体水深<25cm时,透明度按水深的40%取值,当水体水深≥25cm时,透明度为监测结果平均值。以上指标均以数字格式进行填写。其中透明度指标单位为厘米(cm),保留一位小数,样式为“12.1”,溶解氧指标单位为毫克每升(mg/L),保留一位小数,样式为“2.1”;氨氮指标单位为毫克每升(mg/L),保留两位小数,样式为“3.12”。
3、河湖长相关信息
包括河湖长姓名、所在单位、职务、联系电话。黑臭水体如果已纳入河湖长管理范围,写明河湖长姓名、工作单位名称、行政职务,填写文本格式。联系电话填写手机号码。未纳入河湖长管理范围的黑臭水体,请填写村长姓名、所在单位、职务、联系电话。
4、水体地理位置信息
(1)黑臭段起点、黑臭段终点:是指建制村边界范围内黑臭水体黑臭段起点处、终点处地理位置名称。填写的位置名称要便于查找,宜采用“村名(或地名、路名、标志性建筑物名称)+方位+距离”描述。例如:XXX村(或XX街)东侧100米。由移动端导入,不用填写。
(2)起点经度、起点纬度、终点经度、终点纬度:是指黑臭水体黑臭段起点和终点处的地理坐标。统一用部里提供的移动端采集系统进行采集,由移动端导入,不用填写。
(3)水体照片:在采集黑臭水体轨迹的过程中要进行水体照片的采集,上传的照片要可以看到水体,最少上传一张,最多上传三张。由移动端导入,不用填写。
5、治理情况信息
(1)主要污染问题:填写导致水体黑臭的主要问题。由设置成选择项,可多选,包括:a.农村生活污水污染;b.畜禽养殖污染(注明规模,请填写数字);c.水产养殖污染;d.种植业污染(是否为堤防管理范围内种植:□是□否);e.企业排污;f.生活垃圾和生产废弃物污染;g.底泥淤积;h.农厕粪污污染;i.其他污染问题等。
(2)是否开展治理:是指填报清单时,该黑臭水体是否已开展治理。通过选项来选择,已开展治理,选是;未开展治理,选否。必须填写。
(3)治理进展:单选,包括未制定治理方案、已制定治理方案、未开工、项目立项及前期、工程开工、已完成治理。若未开展治理工作,此项不用填,若已开展治理工作,此项必填。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鍒嗕韩鍒帮細
闀胯€呭叧鐖辨ā寮�
鏀垮姟寰俊 鏀垮姟寰俊 寰俊鍏紬鍙�
寰俊鍏紬鍙�

寰俊鍏紬鍙�

鈥滄箻鏄撳姙鈥濊秴绾ф湇鍔$ 鈥滄箻鏄撳姙鈥濊秴绾ф湇鍔$ 鈥滄箻鏄撳姙鈥濊秴绾ф湇鍔$
鈥滄箻鏄撳姙鈥濊秴绾ф湇鍔$

鈥滄箻鏄撳姙鈥濊秴绾ф湇鍔$

鏅鸿兘闂瓟 鏅鸿兘闂瓟
鐭ヨ瘑搴� 鐭ヨ瘑搴�
鍒嗕韩 鍒嗕韩 鍒嗕韩
杩斿洖椤堕儴 杩斿洖椤堕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