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位情况
(一)基本情况。
1.主要职能。
(一)贯彻执行上级党委、政府关于信访工作的方针政策;承担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委、行署及领导同志批办的信访案件的交办、督办、结案等工作;负责指导委、行署各部门、人民团体及各旗、开发区、示范区的信访工作。
(二)负责向委、行署及领导同志反映群众来信、来电、来访中提出的重要建议、意见和问题;负责处理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给委、行署及领导同志的来信、来电(电子邮件、电话、传真等),接待来访。
(三)负责对全信访工作进行协调指导;研究、起草有关信访工作的政策及措施;总结推广各地区、各部门信访工作经验,提出改进和加强信访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四)负责协调、督导、办理领导同志交办的信访事项并抓好落实;负责向各旗、开发区、示范区和部门交办信访事项,督促检查重要信访事项的处理和落实情况;负责协调、督促、处理跨地区、跨部门的重要信访问题。
(五)负责综合分析研判信访信息,开展调查研究,向委、行署提出制定、修改、完善有关政策和措施的建议。
(六)负责指导、维护、管理全信访信息系统;负责信访热线电话、网上信访、市长信箱的受理、办理、答复等工作。
(七)负责指导全信访工作部门干部队伍建设,抓好信访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负责指导信访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负责全信访干部队伍的培训工作。
(八)负责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联席会议办公室具体工作,督促落实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联席会议决定的事项,综合分析、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地方和部门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工作,推动信访工作深入开展。
(九)承办委、行署交办的其他事项。
2.机构情况,包括当年变动情况及原因。
本单位由办公室、处信办案股、督查股、人民来访接待服务中心组成。
3.人员情况,包括当年变动情况及原因。
本单位年末在职人员实有人数11人。
(二)当年取得的主要事业成效。
202年全市信访总量1130件次(↓11.08%),纯案量902件(↓1.74%),其中来信143件次(↓54.75%)、来访383件次(↓43.13%)、网信604件次(↑86.42%)。到国家信访局信访总量378件次(↓14.03%),其中来信64件次(↓40.74%)、来访34件次(↓50%)、网信280件次(↑4.48%)。
(一)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今年以来,组织开展信访工作法治化业务培训6次、推进会3次。“联动发力强预防,分级处理解纠纷”的经验做法在国家信访局《人民信访》期刊上发表,“三位一体”推进预防法治化的经验做法获省信访工作联席会议简报推介并在全省信访工作法治化现场推进会上作经验交流,信访工作整体质效明显提升。
(二)扎实开展领导包案。坚持市级领导每天在信访局轮流接访制度,全市领导干部接访下访177批次345人次,市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镇(街道、中心)和部门开展联合接访20余次,协调和督促信访问题化解,一批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信访问题及时有效解决。通过领导包案化解了组织部周某、科工局李某希、琼湖街道罗某康、共华镇李某清、阳罗洲镇郭某希等一批久拖未决的“钉子案”,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治理成效。
(三)依法规范信访秩序。扎实开展分类治理进京越级访专项活动,对2023年以来进京越级访登记人员实行市级领导包案,今年我市群众进京登记同比下降50%,成效明显。今年市信访联席办累计印发业务通报17期、信访快报36期,发出改进工作建议23次、提醒函7次。公安机关对信访活动中违法行为依法处置9人,收到了很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应。
(四)有力保障重点敏感时期。通过制定工作预案、做好风险隐患排查,积极应对、有效处置各种涉访风险,圆满完成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各级“两会”、暑期北戴河、中非论坛(长沙、北京)等重大活动期间的信访安全保障工作,全面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收入支出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一)收入支出预算安排情况。
包括单位收入、支出年初预算安排情况,与上年对比情况及增减变动原因(可用柱形图或折线图)。
1.单位收入年初预算安排与上年对比分析情况
项 目 |
本年度 |
上年度 |
比上年增减 |
增减 |
变动原因 |
% |
|||||
本年收入 |
2002368.64 |
1999900.00 |
2468.64 |
0.12% |
|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 |
2002368.64 |
1999900.00 |
2468.64 |
0.12% |
|
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 |
|
|
|
|
|
其他收入 |
|
|
|
|
|
2.单位支出年初预算安排情况
项 目 |
本年度 |
上年度 |
比上年增减 |
增减 |
变动原因 |
% |
|||||
本年支出 |
2002368.64 |
1999900.00 |
2468.64 |
0.12% |
|
基本支出 |
1199168.64 |
1069900.00 |
129268.64 |
12.08% |
|
人员经费 |
1151390.72 |
979900.00 |
171490.72 |
17.50% |
|
公用经费 |
47777.92 |
90000.00 |
-42222.08 |
-46.91% |
压缩一般性支出 |
项目支出 |
803200.00 |
930000.00 |
-126800.00 |
-13.63% |
项目支出减少 |
(二)收入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当年收入支出预算执行基本情况,与上年度对比情况,包括增减绝对值与幅度,增减变动主要原因(可用柱形图或折线图)。
收支预算执行情况与上年对比分析
项 目 |
本年度 |
上年度 |
比上年增减 |
增减 |
变动原因 |
% |
|||||
本年收入 |
3561274.35 |
3395645.77 |
-68.23 |
0 |
|
本年支出 |
3561274.35 |
3395645.77 |
-44132.13 |
-1.28 |
|
1.收入支出与预算对比分析。
(1)收入预决算对比分析。
项 目 |
年初预算数 |
决算数 |
预决算差额 |
差额 |
原因 |
% |
|||||
本年收入 |
2,002,368.64 |
3,561,274.35 |
1,558,905.71 |
43.77% |
|
一、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 |
2002368.64 |
3,546,274.35 |
1,543,905.71 |
43.54% |
调补追加项目收入 |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 |
0 |
|
|
|
|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收入 |
0 |
|
|
|
|
四、上级补助收入 |
0 |
|
|
|
|
五、事业收入 |
0 |
|
|
|
|
六、经营收入 |
0 |
|
|
|
|
七、附属单位上缴收入 |
0 |
|
|
|
|
八、其他收入 |
0 |
15,000.00 |
15,000.00 |
100.00% |
|
(2)支出预决算对比分析。
项 目 |
年初预算数 |
决算数 |
预决算差额 |
差额 |
原因 |
% |
|||||
本年支出 |
2,002,368.64 |
4,231,274.35 |
2,228,905.71 |
52.68% |
|
一、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
1909361.92 |
3235897.63 |
1,326,535.71 |
40.99% |
调补追加项目收入 |
二、外交支出 |
|
|
|
|
|
三、国防支出 |
|
|
|
|
|
四、公共安全支出 |
|
843000 |
843,000.00 |
100.00% |
调补追加项目收入 |
五、教育支出 |
|
|
|
|
|
六、科学技术支出 |
|
41000 |
41,000.00 |
100.00% |
调补追加项目收入 |
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 |
|
|
|
|
|
八、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
|
|
|
|
|
九、卫生健康支出 |
|
1680 |
1,680.00 |
100.00% |
调补追加项目收入 |
十、节能环保支出 |
|
|
|
|
|
十一、城乡社区支出 |
|
|
|
|
|
十二、农林水支出 |
|
1,690.00 |
1,690.00 |
100.00% |
调补追加项目收入 |
十三、交通运输支出 |
|
|
|
|
|
十四、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 |
|
|
|
|
|
十五、商业服务业等支出 |
|
|
|
|
|
十六、金融支出 |
|
|
|
|
|
十七、援助其他地区支出 |
|
|
|
|
|
十八、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 |
|
|
|
|
|
十九、住房保障支出 |
93,006.72 |
93,006.72 |
0.00 |
0.00% |
|
二十、粮油物资储备支出 |
|
|
|
|
|
二十一、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 |
|
|
|
|
|
二十二、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 |
|
|
|
|
|
二十三、其他支出 |
|
15,000.00 |
15,000.00 |
100.00% |
调补追加项目收入 |
二十四、债务还本支出 |
|
|
|
|
|
二十五、债务付息支出 |
|
|
|
|
|
二十六、抗疫特别国债安排的支出 |
|
|
|
|
|
2.收入支出结构分析。
(1)各项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各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可分别制作饼状图)。
(2)收入支出与上年度对比情况及原因分析(可用柱形图或折线图)。
3.支出按经济分类科目分析。
(1)“三公”经费支出情况:可进行上下年对比、预决算对比。分析“三公”经费实物量情况,例如公务用车购置及保有量、因公出国(境)团组数及人数和公务接待批次及人数等情况与分析。
项目 |
本年度 |
上年度 |
因公出国(境)费 |
|
0 |
公务用车购置费 |
|
0 |
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 |
0 |
5217 |
公务接待费 |
|
|
(2)会议费支出情况:单位本年度无会议支出。
(3)培训费支出情况:可进行上下年对比,人均支出情况分析(可做表、柱图、折线图)。
(4)差旅费支出情况:可进行上下年对比,人均支出情况分析(可做表、柱图、折线图)。
4.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分析。
(1)本年度财政拨款收入情况分析表
本年度财政拨款收入3546274.35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3546274.35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收入0元。
(2)本年度财政拨款支出情况分析表
本年度财政拨款支出3546274.35元,其中:基本支出1397638.03元:人员经费1227200.94元,公用经费170437.09元;项目支出2163636.32元。
5.非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分析。
(1)本年度非财政拨款收入情况分析表
本年度非财政拨款收入15000元,其中其他收入15000元。
(2)本年度非财政拨款支出情况分析表
本年度非财政拨款支出15000元,其中:基本支出15000元:人员经费0元,公用经费15000元;项目支出0元。
(三)年末结转和结余情况。
1.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
本年度财政拨款年末无结转结余资金。
2.非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
本年度非财政拨款年末无结转结余资金。
(四)与预算支出相关的其他指标分析。
对资产信息、机构人员信息和非税收入征缴信息进行分析,主要分析与上年度对比情况,与本年度预算管理及财务管理对应情况及主要原因等。
项 目 |
本年度 |
上年度 |
比上年增减 |
增减 |
变动原因 |
% |
|||||
1.货币资金 |
0 |
5470 |
-5470 |
-100 |
根据单位本年度实际业务正常浮动 |
2.财政应返还额度 |
|
0 |
0 |
|
|
3.房屋 |
|
|
|
|
|
4.车辆 |
0 |
20598.18 |
-20598.18 |
-100 |
根据单位本年度实际业务正常浮动 |
5.在建工程 |
|
0 |
0 |
|
|
6.借款 |
|
0 |
0 |
|
|
7.应缴财政款 |
|
0 |
0 |
|
|
8.应付职工薪酬 |
|
0 |
0 |
|
|
(五)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本单位本年度项目支出、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基本已完成。
(六)当年预算执行及绩效管理中存在问题、原因及改进措施。
三、本年度部门决算等财务工作开展情况
(一)本单位财务管理、绩效管理、决算组织、编报、审核情况。
(二)本单位决算及绩效信息公开工作开展情况。
(三)对部门决算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1.自行增加的审核公式和模板,请说明设置依据。
2.对部门决算报表修订设计的意见和建议,包括表样、指标设置、软件、审核公式、模板和编审问答等,请列出并说明修改意见。
3.对部门决算其他管理工作的建议。例如对加强部门决算数据分析利用工作、部门决算信息化建设等建议。
注:收入支出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可参考部门决算分析评价表及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附后)。
附: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
一、行政单位财务分析指标
1.支出增长率,衡量行政单位支出的增长水平。计算公式为:
支出增长率=(本期支出总额÷上期支出总额-1)×100%
2.当年预算支出完成率,衡量行政单位当年支出总预算及分项预算完成的程度。计算公式为:
当年预算支出完成率=年终执行数÷全年预算数×100%
年终执行数不含上年结转和结余支出数。
3.人均开支,衡量行政单位人均年消耗经费水平。计算公式为:
人均开支=本期支出数÷本期平均在职人员数×100%
4.项目支出占总支出的比率,衡量行政单位的支出结构。计算公式为:
项目支出比率=本期项目支出数÷本期支出总数×100%
5.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占总支出的比率,衡量行政单位的支出结构。计算公式为:
人员支出比率=本期人员支出数÷本期支出总数×100%
公用支出比率=本期公用支出数÷本期支出总数×100%
6.人均办公使用面积,衡量行政单位办公用房配备情况。计算公式为:
人均办公使用面积=本期末单位办公用房使用面积÷本期末在职人员数
7.人车比例,衡量行政单位公务用车配备情况。计算公式为:
人车比例=本期末在职人员数÷本期末公务用车实有数
二、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
1.预算收入和支出完成率,衡量事业单位收入和支出总预算及分项预算完成的程度。计算公式为:
预算收入完成率=年终执行数÷全年预算数×100%
年终执行数不含上年结转和结余收入数
预算支出完成率=年终执行数÷全年预算数×100%
年终执行数不含上年结转和结余支出数
2.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占事业支出的比率,衡量事业单位事业支出结构。计算公式为:
人员支出比率=人员支出÷事业支出×100%
公用支出比率=公用支出÷事业支出×100%
3.人均基本支出,衡量事业单位按照实际在编人数平均的基本支出水平。计算公式为:
人均基本支出=(基本支出-离退休人员支出)÷实际在编人数
此外,行业事业单位还可根据相关财务制度规定和分析需要增加相关分析指标,如:
1.财政拨款依存度, 衡量部门(单位)对财政拨款的依赖程度。
财政拨款依存度=财政拨款收入÷收入总额×100%
閻庣敻鍋婇崰鏇熺┍婵犲洤绀傛い鎴f硶閼稿綊鏌涘▎娆愬
闂佺偨鍎茬划宥囩不婵犳艾鍙婇柟鎯у暱椤偤鏌嶉妷锔剧畾缂佸顕惀顏囶槼婵犫偓閸ヮ剙绀夐柨娑樺娴硷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