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沅江市委经济工作报告解读-成绩篇
发布时间:2016-03-07 19:39 信息来源:沅江新闻网 作者: 浏览量:

2015年,面对诸多客观困难和严峻挑战,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齐心协力,攻坚克难,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向好”的发展态势,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点:

(一)突出了发展重点。工业经济有新成效。逐步做大了总量:新增规模工业企业20家,实现工业总产值336.9亿元,增长8.4%;规模工业增加值74.7亿元,增长7.5%。逐步做强了产业:辣妹子实现产值6.7亿元,纳税近8000万元;太阳鸟实现产值11.3亿元;鑫海网业实现产值9.8亿元;新马制衣实现产值3.3亿元。逐步做实了园区:“两园”投入建设资金25.5亿元,建成标准化厂房23万平方米,新开工工业项目20个,新投产工业项目18个,园区实现产值181.6亿元。城镇建设有新亮点。撤并两个乡镇,城区面积新增近10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6.8个百分点。投入城建资金6.3亿元,石矶湖公园、城市之星广场、老年人活动中心等项目竣工使用。成功入围湖南省新型城镇化试点市。“一江三路”综合整治完成投资6000多万元。三眼塘、新湾、南嘴、草尾等小城镇建设亮点纷呈。基础设施有新进展。完成投资32.9亿元,其中交通建设投资14亿元,益南高速、沅宁线等项目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建设投资4.4亿元,高标准农田、共双茶垸蓄洪安全等项目顺利实施;电力建设投资6600万元,12个村农配网升级工程全面完成;信息网络投资近亿元,新建4G基站200多个。农业农村有新面貌。我市获评全省粮食生产标兵市、全国标准化现代农业气象服务市,入围全省新一轮产油大市。新增益阳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专业合作社100家、家庭农场60家,全市专业合作社达500个,其中3个专业合作社获批省级示范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顺利推进,土地流转46.5万亩,流转率56.5%,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

(二)蓄积了发展后劲。创新了发展思路。在传统产业遇到严重困难的情况下,全力谋求转型发展。整合各类资金2000万元,扶持芦笋产业发展,加工企业增至18家,综合产值达16亿元。积极建设服装产业园,与福建石狮2家规模企业签约,服装产业实现产值6.4亿元,增长26%。充分利用特色县域经济重点县扶持政策,引入各类投资10.9亿元,内河船舶制造基地、省级船舶检测中心等17个项目顺利推进,船舶产业实现产值56.5亿元,增长38.6%。狠抓了项目建设。建设了一批项目:9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8.8亿元,其中太阳鸟7号车间、年产2万吨芦笋深加工等12个项目已经竣工;漉湖风力发电、污水处理厂二期等项目有序推进。引进了一批项目:大力实施“引凤回巢”工程,引进项目25个,天下洞庭粮油、吉林森工等亿元以上项目成功落户。引进市域外资金48亿元,完成立项争资30.2亿元。包装了一批项目:以战略眼光,牢牢抓住“十三五”规划编制的机遇,筛选申报重点项目325个,投资概算3029亿元,其中41个项目列入省、益阳市年度重点调度项目。这批项目将为沅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办好了民生实事。全年民生支出达26.2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68.2%。15项重点民生实事全面完成。社会事业健康发展。84所完全小学以上学校全部建成合格学校;基本药物制度不断完善;人口计生工作获评省级优秀单位。就业形势持续稳定。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新登记市场主体2634户。积极开展就业创业培训,新增城镇就业52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052人。保障水平逐步提升。养老、医疗保险持续扩面提标,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实现应保尽保;新建、改造各类保障性住房6001套;实施精准扶贫,减少农村贫困人口4413人。

(四)守住了安全底线。聚焦水上及道路交通、消防、危化品等七大重点领域,狠抓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严格耕地保护、渔业资源养护,森林覆盖率提高1.2个百分点,节能减排完成省定目标,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深入开展“三访三化”专项活动,全面推行“114”工作,健全治安防控体系,社会治安持续好转。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