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风物志·水城古树木
在水城沅江——这片被时光反复摩挲的沃土之上,岁月并非悄然滑过,而是被百十棵阅尽沧桑的古树名木,以年轮的方式深深镌刻。它们是凝固了时光的绿色史诗,更是洞庭湖生态与沅江人文血脉相连的“活文物”“活化石”。
赤山岛·千年生态奇观
踏上神奇的赤山岛,两株“自然奇迹”樟抱腊、九臂樟傲然挺立。
樟抱腊,一株两千岁的古樟,以宽厚的怀抱,托举起一棵同样跨越千年的腊树。它们根脉相连,枝叶相绕,如同永恒的拥抱。四人方能合抱的樟干,诉说着时光的厚重。相传,范蠡与西施曾在此驻足,让这自然的共生奇观,更添一抹浪漫传奇的色彩,成为赤山岛无可替代的生态地标。
不远处,九臂樟巍然屹立。九条粗壮枝干,如巨龙腾空,气势磅礴。它象征着“九州安宁、吉祥”。斑驳的树皮刻满沧桑,但每年萌发的新绿,又宣告着它顽强的生命力。冠幅如盖,胸径惊人,它是这片土地生生不息的图腾。
城市中央·绿色年轮
目光转向水城文化核心——沅江市庆云山。在高楼环抱中,一片占地3公顷的“城市森林”静静呼吸。这里密集生长着69株百年以上古树,以樟树、枫香、朴树为主,平均树龄达377.5年,是湖南省平均树龄最长、规模最大的城市古树群落。其中,最负盛名的是——牛皋拴马樟,900余年树龄,高26米,冠幅南北绵延21米、东西舒展18米。相传南宋名将岳飞麾下猛将牛皋,曾在此拴马休憩。近千年后,古樟依然矗立原地,是市民们触摸历史的鲜活坐标,承载着水城悠远的记忆。
古木新篇·守护与传承
如今,守护这152株珍贵古树,已成为沅江的共识,系统性保护全面展开。 我们为古树留空间,城区建设主动避让古树根系;投入经费,实施“一树一策”的抢救性保护;动员市民参与古树认养,让守护成为全民行动。这些古树,正融入生态公园规划,从“活文物”变身“文化地标”与“网红打卡地”。
水城古树木,在洞庭的水雾中扎根,在时代的变迁中生长。它们是生态韧性的象征,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注脚——正如那神奇的樟抱腊,以千年相拥的姿态告诉我们:最深沉、最持久的传承,正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撰稿 | 杨光辉 王青 任晓辉
摄制 | 陈晌婧
编辑 | 刘敏
一审 | 刘敏 二审 | 肖琴 三审 | 胡增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