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调查研究

沅协字〔2023〕13号   政协沅江市委员会 关于加强普高标准化建设,提升办学水平的调研报告

时间: 2023-07-05 15:53   作者: 【字体:  

 

 

 

 

 

沅协字〔202313

 

政协沅江市委员会

关于加强普高标准化建设,提升办学水平的调研报告

2023年6月28日政协沅江市第十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

八次会议协商通过)

 

各镇、街道、湿地保护与发展事务中心,市直委员活动组,市政协各专门委员会,市工商联:

为认真落实《湖南省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2022—2025年)》,扎实推进县域普通高中标准化建设,更好适应高考综合改革和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全面提升我市普通高中办学水平,按照沅江市政协年度工作安排,由文教卫体和文史委牵头,通过个别走访、现场调研、会议座谈等方式,对我市普通高中发展状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普通高中发展现状

我市现有6所普通高中学校,其中沅江一中、三中为省级示范性高中,琼湖书院、玉潭学校(民办十二年制学校)、沅江二中、四中为一般普通高中,共有在校学生7258人,在岗教师705人。

自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实施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保基本、补短板、强弱项、促公平,办学水平持续提升。

(一)投入不断加大,保障水平明显提升。一是近三年我市普通高中共投入8389.2万元,用于扩充学位,改善办学条件,目前各高中学校已全部消除大班额,均建好标准化的运动场,配备了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基本满足了日常教育教学需求。二是改扩建高中学校教师周转房、公租房86套;将教师绩效工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全额纳入市财政预算,按时足额拨付到位,确保教师住有所居、劳有所得。近三年共发放各类资助资金1254.67万元,受益学生15415人次,做到应助尽助,确保无一人因贫辍学失学。

(二)结构不断优化,师资水平明显提升。一是2019至2022年我市共招聘普通高中教师84名,其中研究生学历18人,优化了师资结构。二是与湖南师范大学教师培训中心联合加强全员教师培训,先后在高中选派4名校长、12名骨干教师、4名后备干部教师,赴深圳、成都等地交流学习;建成6个高中县级工作坊、3个市级名师工作室,提升了教师业务素养。三是大力加强优秀教师评选表彰和选拔任用工作,定期评选和表彰“十佳百优”、“名师、骨干教师”等;连续三年选拔24名高中教师任校长或中层领导,营造了创先争优、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三)管理不断规范,治理水平明显提升。一是适应高中阶段教育的实际,探索出了一种以年级组为核心、分线与层级相结合的方式,使学校管理更加精细、高效。二是强化以生为本的理念,各学校全面加强食堂管理、住宿管理,让学生食宿舒心,对学校更加认同。三是持续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和师德师风教育,依法行政、依治校,近几年各高中学校未出现有违师德及违法违规行为,树立了高中教育良好形象。

(四)改革不断深入,质量水平明显提升。适应新高考的需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各学校坚持“五育并举”,大力推进课堂教学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强化学科竞赛、强基计划、空军招飞、体育美育特长生和国防生的培养培训,不断拓宽学生成长成才途径。近三年来,我市高考质量持续攀升,高考本科录取率每年提升近5个百分点,特别是沅江一中理科培优成效明显,益阳市理科前三名多次为沅江独占,3人录入清华、北大。今年高考本科上线率较去年提升8个百分点,特殊本科上线565人,较去年增加80人,600分以上74人,比去年翻了近两番,有2人有望录入清华大学。

二、制约我市普通高中发展因素

虽然我市普通高中教育近年来发展迅速,但发展不充分、不均衡,与群众期盼、上级要求仍有较大的差距。

(一)学校布局规划亟需调整。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每15至20万人口设置一所普通高中,我市在籍人口76万,常居人口约56万,目前6所高中数量明显过多,办学规模过剩。有限的教育资源分散,无法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的条件支撑;过量的普高招生计划,导致普高生源质量不佳,影响高考质量提升;也不利于普职分流和普职协调发展。

(二)办学条件改善相对滞后。因为历史欠账太多,我市各级学校基础薄弱,近几年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投入,但重点在保障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的投入相对不够,导致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与先进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突出表现在各高中学校均没有室内运动场馆;科技室、计算机室、语音室、音美室等严重不够;部分学校学生食堂、学生宿舍、教师公寓破、旧、小,脏、乱、差,导致大量师生在外租住民房,影响学校管理,存在安全隐患,教师工作不安心。

(三)师资队伍结构矛盾突出。一是年龄结构问题。我市高中阶段教师总数705人,其中35岁以下198人,占比28%,35岁-55岁(女50)338人,占比47.9%,男55女50岁以上教师169人,占24%,高中教师呈现老龄化发展趋势。二是学科结构问题。目前我市高中数学、英语、物理、政治、历史等学科教师短缺,不能完全满足新高考课程开设的要求。三是教师“留不住”的问题。2019至2022年全市共招录高中教师84人,辞职和调往外县市41人。四是教师补充方式的问题。高中教师短缺从初中学校调配,初中教师不足从周边小学优秀教师中选拔,这种层层拔高的方式,使原来的骨干教师变成合格教师,合格教师变成不合格教师,导致整个教育系统各个学段优质教师短缺。

(四)高质发展还需内涵创新。一是高考质量整体水平有待提升。高考本科以上录取率、特殊本科录取率低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二中、四中、琼湖书院在益阳市普通高中中排名靠后。二是学生成长成才途径有待拓宽。我市普通高中学校学生考大学,特别是冲刺名校,基本上只能靠裸分,与省内其他名校相比,劣势十分明显。三是学校特色品牌创建有待加强。过去沅江一中体育竞技、科技创新、奥赛等享誉省内,吸引不少外地生源来沅就读,省内其他学校来沅学习交流。但当前我市普通高中缺少在省内叫得响的名教师、名学科,打造品牌名校任重道远。

三、提升我市普通高中办学水平的建议

为促进我市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教育强市奠定基础,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工作建议:

(一)强化政府责任,提高普通高中发展保障能力。一是高度重视普通高中发展提升工作,将其作为推进市域教育现代化的重大举措,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市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二是加强学校党的建设,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和校长,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强化学校发展的政治保证和人才保障。三是健全普通高中教育经费投入机制,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足额拨付和动态调整。

(二)调整学校布局,推进普通高中标准化建设。一是将沅江二中、四中逐步改制为农村寄宿制初中学校,琼湖书院逐步分流初中部,办成一般普通高中,形成沅江一中、三中两所省示范为龙头,琼湖书院、玉潭学校为补充的办学格局,以此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发挥教育资金的集中效益。二是按照“一校一案”的原则,制订普通高中标准化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全面加强学科教室、实验(功能)室、图书室与教学实验设备建设,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加强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改善学校食宿卫生等生活条件,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三是扎实推进沅江一中“徐特立项目”实施,强化市级资金配套,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做好整体规划,按照统一的标准、统一的风格,高标准推进图书馆新建,教师公寓、学生宿舍改造,为打造沅江一中品牌名校奠定坚实基础。

(三)坚持源头治理,激发普通高中学校办学活力。一是深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实行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录取模式,着力建立规范有序和监督有力的招生机制,保证普通高中生源优质稳定。二是完善普通高中教师补充机制,加大定向师范生培养规模,支持普通高中学校到高校直接招聘优秀师范大学毕业生,着力解决结构性缺员问题。三是持之以恒抓好师德师风建设,切实增加普通高中教师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按照规定比例落实教师培训经费投入,国培、省培计划适当向普通高中倾斜,不断提高校长办学治校能力和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四)着力内涵发展,提升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水平。一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二是加强和改进教研工作,适应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和高考综合改革需要,加强应用研究和成果推广,实现教育教学与教研科研的一体化发展。三是加强与省内师范大学及优质高中的合作交流,推进市域内省级示范性高中与一般普通高中的对口帮扶,在课程建设、教学资源、管理模式等方面实现共享,促进我市普通高中办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五)强化督导考核,健全普通高中发展长效机制。一是充分发挥教育督导部门督政督学职能,强化各级各部门的职责分工,推动市域普通高中发展各项任务措施落实落地,引导合理分配教育资源、规范办学行为、优化办学环境。二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大对普通高中发展提升工作的宣传力度,推动树立全面的素质教育观念,及时总结宣传典型经验做法,营造普通高中持续健康发展良好的氛围。

 

 

政协沅江市委员会

2023年7月5日

 

 

 

 

 

 

 

 

 

 

 

 

 

 

 

 

 

 

 

 

 

 

 

 

 

 

 

 

 

 

 

 

 

 

 

 

政协沅江市委员会办公室            202375日印发

 

信息来源: 市政协办公室

版权所有:湖南省沅江市政协 电子邮箱:yjzxb@163.com TEL:0737-2721988 FAX:0737-2735682

技术支持:湖南省沅江市信息中心 Copyright©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