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调查研究

关于“深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民主监督调研报告

时间: 2022-10-18 21:46   作者: 【字体:  

 

 

 

 

 

沅协字〔202213

 

关于“深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民主监督

调研报告

20221012日市政协次常委会议协商通过)

 

为切实保障城乡居民“米袋子”、“菜篮子”安全,加快转变我市农业发展方式,助推农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经市政协主席会议和政协常委会议协商通过,“深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列为2022年民主监督课题。根据民主监督的要求,市政协成立了专题调研领导小组,由市政协副主席孙超牵头于9月上旬组织农林科技组委员采取查、看、听、访、座谈等形式,先后在农业农村局、草尾等镇及沅江市现代农业技术研发基地进行了专题调研视察。现将调研视察情况汇报如下:

一、污染来源

农业面源污染成因复杂,随机性大、潜伏周期较长,且涉及范围极广,造成我市农业面源污染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种植业污染

1)化肥残留。据统计,我市农作物播种面积228万亩,年使用化肥按实物量计算约12.54万吨,按折纯量计算约为3.88万吨。化肥既是产量的保证,也是污染的“元凶”。长期大量使用化肥,易造成土壤板结、地力下降;大量化肥残留进入水体,易造成水体氮磷超标,严重影响水质。

2)农药残留。2021年我市年农药使用量约为507.3吨,虽较2020年减少1.3%,农药残留在作物上,会直接影响到农产品质量安全,同时也会残留于土壤、水体中,且农药在降解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气体和重金属等物质,亦会造成大气和周边环境污染。

3)农膜残留。随着覆膜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覆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但大量残膜引发的“白色污染”问题也随之浮现。农膜残留破坏土壤结构、抑制作物生长。目前我市残膜回收面临着农民不积极、网点不完善等瓶颈制约。相比快速增长的覆膜面积,治理进度、效果并不乐观。

4)废弃秧盘。水稻“塑盘钵”育抛秧技术具有省时、省工、省秧田、低成本、高效益等优点。我市每年需处理秧盘废弃物达3000余吨。废弃塑料秧盘因其回收量大利薄,导致回收难度大。

5)秸秆焚烧。2021年我市主要农作物秸秆年产量约为72.49万吨,若就地焚烧,易造成大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影响人居环境。且秸秆焚烧入地三分,地表微生物被烧死,腐殖质、有机质被矿化,易加重土壤板结,破坏地力。

6)农药包装废弃物。农药包装废弃物一般以玻璃、塑料等材质为主,难以自然降解,易在土壤中形成阻隔层,影响植物根系的生长扩展,导致田间作物减产;有时也会影响农机具的作业质量,进入水体则造成沟渠堵塞与污染;破碎后可能对人畜造成直接伤害。根据沅江每年农药使用量约为500吨,若农药包装废弃物随意丢弃,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较大。

2.养殖业污染

1)畜禽养殖污染。畜禽养殖产生的排泄物等若处置不及时或处理不当,也会污染水体、空气和土壤。此外许多药物添加剂、微生物随畜禽粪尿排出体外,若未经有效处理就用作肥料,不但污染环境,也会对人畜产生毒副作用,处理不当易造成疫病传播。近年来,我市畜禽养殖发展较快,畜禽养殖总量大,部分养殖场虽建有沼气池和简易污水粪便沉淀池,但实际处理能力远远达不到排放要求,对周边环境会造成严重影响。

2)水产养殖污染。在水产养殖过程中,部分养殖者会投入过量饲料。多余的饲料在水环境中存在会造成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有些会导致水体出现富营养化,有些会为致病细菌繁殖提供环境,最终影响水产养殖效果。此外,部分养殖者还会在水中投入较多的化学药物,其污染也较为严重。目前全市精养池塘13.35万亩,稻虾35万亩,年投放饲料15万余吨,肥料1000余吨,药物300余吨,若不进行针对性处理,也会对水域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

3.其他污染

1)水葫芦泛滥成灾。水葫芦繁殖能力很强,若不及时处理,只要一星期,它覆盖的水域面积就可增长一倍,且打捞难度也比想象中大,因其根系最长可达一米。我市要将水葫芦彻底清除干净,预计每年至少投入一千万以上。

2)农村生活污水。农村生活污水若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放至外环境,会破坏生态生产生活环境,不但会污染土壤及地下水,大量孳生蚊蝇等害虫,增加消化道疾病粪口传播风险,也会污染地表水,导致形成黑臭水体或水体富营养化。

二、防治现状

1.落实了化肥减量增效。2018年,生态环境部和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要求洞庭湖周边地区2020年化肥使用量比2015年减少10%以上。沅江地处洞庭湖区,是国家重要粮食生产基地,今年对照《湖南省贯彻落实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整改方案》要求,已完成对“省农业农村厅对化肥减量工作部署推进不力”问题和“农业面源污染管控不力”问题整改目标任务。并制定印发了2022年化肥减量增效工作方案;举办培训班2期次;推广发放商品有机肥1000吨,完成了化肥淡季储备7000吨(实物量),完成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115万亩次,其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95%以上,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0.5万亩,推广配方肥1万吨,推广施肥机200台,创建化肥减量增效千亩示范片6个。建设冬种绿肥核心示范面积1万亩,通过种植绿肥翻压还田,培肥地力,辐射带动全市绿肥种植利用面积18万亩。该项目区耕地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实现了利用有机肥源替代化肥,为减少化肥用量,实现化肥零增长目标做出了贡献。

2.完成了农药减量增效。1)推广应用农药减量控害技术。制定下发了《沅江市2022年农药减量增效工作方案》,细化了各项技术措施并分解落实到乡镇。2022年全市主要农作物病虫害中长期、短期预报准确率分别达85%、95%,力争实现化学农药使用量较上年度减少1%。据调查,我市水稻全年实施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田比农民自防田平均减少1-2次用药,每亩的农药用量降低10%以上,全年每亩节省农药与人工成本30多元。2)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中国工程院院士柏连阳就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技术研发与服务体系建设与我市签订合作协议。截止目前,我市共有16家服务组织开展了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共完成统防统治服务面积100万亩以上,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85%。3)推广绿色防控。全年完成病虫害绿色防控面积40万亩次以上。新建6个标准化区域服务站,累计已达到53个。4)建设示范区。计划今年新建1个绿色防控示范区,目前已建成共华稻渔综合种养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模式创新示范区和草尾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推进示范区。5)使用无人机。我市目前无人机作业面积全省领先,使用无人机可大大提高作业效率,雾化效果好,施药均匀,减少农药使用量。

(三)狠抓废弃物污染治理。1)农膜回收加工。出台了农膜回收管理办法,推广农膜回收网络及废旧地膜加工能力建设,创新地膜回收与再利用机制。2021年我市共有耕地面积87.2万亩,地膜覆盖面积约8.5万亩,农膜使用量941吨,其农膜综合回收率约为89.3%。回收途径主要通过人居环境农村垃圾回收和离田回收。2)秧盘回收改良。2021年沅江市秧盘回收处理工作主要通过江苏阳光朗洁沅江分公司、益环集团沅江分公司对我市北部秧盘使用大镇进行回收处理。现代农业技术研发基地负责人程乐根委员在实践中发现,抛秧软盘虽只有几毛钱一个,但每年丢弃会给环境保护带来很大负担。若换成机插秧硬盘,六元一个可循环使用二十多年,不但利于保护环境,还可降低抛秧成本,提高抛秧效率。3)秸秆回收利用。2021年全市主要农作物秸秆年产量理论资源量为72.49万吨,可收集资源量55.69万吨。我市突出以秸秆燃料化和原料化利用为主,饲料化、基料化、肥料化为辅的“二主三辅”方式推动秸秆利用,实现农作物秸秆还田100万亩次。2021年综合利用秸秆49.14万吨,综合利用率90%左右。在全市各乡镇建成10个农作物秸秆收储运中心,年可收储各类秸秆资源25万吨。2022年,沅江被纳入国家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年底之前将继续投入1500万元,项目实施后预计可实现本区域秸秆综合利用率93%以上。4)农药包装回收处置。2021年累计收集农药包装废弃物8.97吨,其中,塑料瓶2.72吨,玻璃瓶0.2吨、铝铂袋0.86吨。同时建立了完整的回收储运台账,记录农药包装废弃物的类型、数量、回收日期、转运日期、去向等信息,并按环保管理相关规定,经由长沙专业资质环保公司全部进行了无害化处理。至目前为止,全市共建立了农药包装废弃物市级归集中心1个和回收点371个。

(四)推进项目建设和监测机制建立。1)推进污染防治项目工程建设。近两年,我市推进了长江经济带面源污染治理、八形汊山水林田湖草、四季红农药化肥污染治理三大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投资项目建设,包括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程、农田面源污染防治工程、水产养殖污染减排工程、地表径流污染防治工程以及配套工程等。共投入中央预算内资金7000万元,综合治理八形汊流域、大通湖流域、瓦岗湖流域、黄家湖流域共9个镇40村,覆盖80941亩农田。项目区农业生产一般废弃物处置率达88%,危险废弃物回收处置率达100%,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90%左右,实现单位面积农药、化肥减量增效。2)建立农业环境定位监测长效机制。根据湖南省农业环境监测实施方案要求,在胭脂湖街道办事处南竹山村、共华镇八形汊、草尾镇熙福设立了3个一季稻田农业环境定位省级监测点,定期采集水、土壤和农产品样品,并做好了琼湖街道办事处榨南湖村国控点地表径流监测工作,加强了灌溉水样和降雨水样的数据分析。

(五)加强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与整治。1)通过六改技术措施(即改善灌溉方式、改良酸性土壤、改革施肥技术、改进耕种措施、改变越冬状况、改选适宜品种)对2022年1.1万亩受污染耕地采取叶面阻隔剂、撒施生石灰、改种低吸镉品种等安全技术措施进行安全利用,在保民村安全利用集中推进区改良酸性土壤,打造我市水稻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的示范样板区;对0.134万亩耕地进行严格管控,全面退出水稻种植,因地制宜调整了种植结构,种植了黄豆、玉米、苎麻等农作物,部分养殖了小龙虾,确保了整改到位,又不弃耕抛荒。2)对全市水稻进行稻谷质量产地溯源抽样检测。2022年计划在全市范围内抽取稻谷样品1.2万个,筹资118万元,在草尾等8个乡镇配备了检测设备,由乡镇自行完成稻谷检测工作。目前,已完成早稻稻谷抽样检测工作,合格率达98.21%。

(六)推动人居环境提质增效。1)“三清理三整治四提升”为重点,对全市村庄内乱停乱放、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等现象进行整治。截至目前,全市共清理农村生活垃圾2.7万多吨,清理村内水塘150多口,清理村内沟渠520多公里,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130多吨,村庄畜禽养殖粪污乱排现象得到较大改善。(2)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以点带面”的原则有序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处理的工作,设置垃圾分类点、建立可回收废品、有害垃圾和厨余垃圾等分类模式,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保洁覆盖率均达100%。(3)督促服务外包公司加大大通湖流域瓦岗湖等沿湖内渠水葫芦的打捞力度。截至目前,清理大中小沟渠251条,共计约705公里,打捞水面漂浮垃圾750多吨,水葫芦8700多吨。(4)目前全市先后有51个村开展了农户庭院“六个一”建设,采取市级奖补、镇村筹资、群众投劳、乡贤捐助的方式,投入733.35余万元。(5)近三年,我市农村改厕已完成45200个,大通湖流域所涉镇、村,胭脂湖街道黄家湖流域部分行政村和美丽乡村创建示范村新湾村实现了全覆盖。

三、存在问题

(一)政策法规不够完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目前不够完善,强制性、引导性技术标准和规范缺乏,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再利用的优惠政策不明确,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也未到位。

(二)部门统筹协调不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涉及全市各乡镇和市直各相关部门,因各自工作侧重点不同,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中常常各自为战,很难形成合力。

(三)防治资金缺口较大。长期以来,环境保护实行“谁污染,谁治理”,环保投入主要靠业主,政府投入较少。农村面源污染点多面广线长,没有专项经费作保障,导致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难度加大。

(四)回收处置能力不足。农业废弃物回收处置任务重,利用率低。省级层面暂未出台农业生产废弃物专业回收处置方案,回收工作仅仅在试点推广。加上回收机械化程度低,收储运体系不完善,回收处置范围广、成本高,群众环保意识淡薄,环卫人员专业受限等原因,导致目前无法对农业废弃物实现专业分类回收、整理、处置、利用和销毁。

(五)人居整治存在短板。1)农村基础设施短板突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不高,生活垃圾分类设施配套不足,村庄道路硬化水平较低,一些乡镇农村改厕质量不高,存在后续管护不到位的问题。2)长效管护机制尚不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面广量大,村庄空心化、老龄化严重,村集体经济薄弱,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资金投入不足,项目设施后期管护机制不健全,按效付费、村民付费等机制尚未建立。

四、几点建议

(一)完善政策法规。要提高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的效果,必须在农业生产、企业准入、动态管理、污染防治、机制保障、监测预警、奖励补偿等方面出台相关法规,建立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清洁生产技术规范,建立有机废弃物排放法规等。

(二)提高防治能力。需要加大宣传,不断凝聚社会共识,培育民间环保力量,避免政府部门单打独斗。同时积极扶持发展农业废弃物回收处置企业,及时总结宣传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的好做法、好经验,形成典型模式和示范样板,以点带面、示范推广,真正做到企业盈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多赢效果。

(三)加强部门统筹。加强全市统筹,成立深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对标防治要求,确定工作目标,明确职责分工,细化工作措施,定期调度工作开展情况,进一步压实人员责任,解决突出问题,才能真正确保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得以扎实有效开展。

(四)加大资金投入。目前,上级没有专项资金用于农业废弃物处置,只能在统筹财力的情况下,增加深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专项资金预算额度,适度引入社会资金,全力保障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经费需要,用以重点支持农业包装废弃物回收网点和田间收集设施建设、专业化回收、可替代技术推广、可降解地膜、秧盘试验示范推广等。还可探索建立农膜、秧盘“以旧换新”补贴制度、可降解农膜、秧盘使用补贴政策等。对资金使用,要严格按照专款专用,落到实处。

(五)创新防治思路。在深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上,最重要的是解决“管”和“治”的问题,要从人员、编制、法律、职责、技术、数据、监测、奖补、评价上做好顶层设计,通过标本兼治和综合施策,不断提升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水平,确保农业生态、循环、可持续发展。如抓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需“因地制宜、自觉自治、分而用之”的原则,大力推行“能回收的回收、能堆沤的堆沤、能填埋的填埋、能焚烧发电的焚烧发电”的垃圾分类处理办法,切实抓好农村生活垃圾源头的分类减量。

(六)懂得变废为宝。秸秆和水葫芦一度为患,但利用得当,则可变废为宝。沅江在秸秆回收利用上做得很好,通过肥料化、燃料化、饲料化、食用菌栽培等利用,以及向贵州茅台酒厂提供优质秸秆原料、生产草绳等,我市秸秆年综合利用秸秆49.14万吨,年综合利用率90%左右。推而及之,水葫芦也可进行“化害为益”和“变废为宝”,除了正常防治和打捞治理外,可合理利用其优点,趋利避害科学多渠道进行综合利用。唯有变废为宝,化害为利,才能真正减少打捞水葫芦的行政成本,才可实现可持续的科学治理。

 

政协沅江市委员会

                            2022年10月14日

 

 

 

 

 

 

 

 

 

 

 

 

 

 

 

 

 

 

政协沅江市委员会办公室                20221014日印发  

信息来源: 沅江市政协

版权所有:湖南省沅江市政协 电子邮箱:yjzxb@163.com TEL:0737-2721988 FAX:0737-2735682

技术支持:湖南省沅江市信息中心 Copyright©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