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调查研究

关于城区水环境治理情况的视察报告

时间: 2022-10-13 09:13   作者: 【字体:  

 

 

 

 

 

 

沅协字〔20228

 

政协沅江市委员会

关于城区水环境治理情况的视察报告

2022630日市政协次常委会议协商通过)

 

为全面了解我市中心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情况,探索提升城区水环境质量的有效途径,加快实现“八有”沅江,经市政协主席会议和政协常委会议协商通过,“城区水环境治理情况”列为2022年重点视察课题。根据专题视察要求,市政协成立了专题视察领导小组,由市政协副主席孙超牵头,采取查、看、听、访、座谈等形式对城区水环境治理情况进行了专题视察调研,并于6月中旬组织农林科技组委员深入杨泗桥运河、上琼湖、团山桥及琼湖中路部分居民小区雨污分流施工现场进行了视察。现将调研视察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成效

近年来,我市在长江大保护的国家战略背景下,为“还水体以生命,赋城市以水韵,实现人水和谐”,采取了“远近结合、标本兼治”的措施,统筹管理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持续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确保了城区水环境质量的持续好转,具体工作成效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水安全得以保障

近年来,沅江通过一湖一策、雨污分流、源头截污、活水引流、水体清淤、防渗补漏、生物自净等方式,使水安全得以全面保障。截至目前,全市共累计完成市政及小区雨污分流改造新建管道约69.8km,疏通清理管道约30 km,污水一厂完成了提标改造(从一级B提一级A排水标准),污水收集率从77%提升至90%以上。从监测数据看,城区水质正稳步提升。

中铁五局二公司承建的水环境综合治理一期工程PPP项目(总投资23.9亿元),利用供水排水综合信息化管控平台将厂、网、河、湖的各种信息进行有效聚合,实现监测、溯源、报警、管控、应急等多位一体的统一管理,并以市政管网铺设为基础,清除淤泥与分流污水双向联动,在“看不见的地方”确保了城区用水安全。

此外,通过切实做好防汛抗灾、兴水治水等工作,加快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沅江水安全保障能力得以全面提升。

(二)水生态得以改善

近年来,沅江通过治污、建闸、连湖、活水、美化等手段变堵为疏、化污为清,使互不关联的“七湖”由死水变活水,形成自然生态循环水系,增加了水域自净能力,城区水生态得以明显改善。

2022年“沅江十件实事”的工作要求,中心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一期工程PPP项目年度计划完成建安投资8.1亿元,重点保障实施配套管网、雨污分流改造、杨泗桥运河及桥梁、上琼湖及下琼湖环湖岸线生态修复等相关工程。截止4月底,该项目排口整治工程完成3.393千米,占设计总量的92.5%;管道疏通及修复工程完成管道清淤29.3千米,占设计总量的98%,有效解决了雨季溢流污染、七湖连通不畅等问题。

此外,先后对后江湖、胭脂湖矮围网围全部实施拆除,退出湖泊水产精养和网箱养殖,对沿岸纵深1000米范围内畜禽进行退养,使得水质明显提升,其中小河咀、后江湖断面稳定达到Ⅲ类水质,胭脂湖水质达到省考核要求,其他湖泊基本达到Ⅲ类水质,城区内湖水质稳中有升。目前,连通工程成功申报为国家湿地公园、AAA级景区。

(三)水环境更加秀美

近年来,我市先后兴建了一批休闲公园和文化微景观,推动形成“和谐家园、美丽公园、精致游园、全域乐园”的四园生活格局,亮出了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最美底色”。

截至目前,水环境综合治理一期工程PPP项目已完成C区陆上生态修复工程总量的98%,除平整上琼湖景区土地外,还在岸边植树、设置人行道和骑行道,实施岸坡修复等。现在湖景半岛片区生态修复已初见成效,上琼湖片区生态修复已全面启动征拆扫障工作,杨泗桥运河与滨湖桥正同步组织施工。

此外,市环卫中心每月清理湖面垃圾漂浮物约150余吨,有效减少了垃圾对城区内湖的污染。为了“湖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的目标,我市统筹抓好城区“六化”(即净化、亮化、绿化、硬化、序化、美化)工程,逐步形成了水清可游、岸绿可憩、树茂可观的新面貌。

二、问题不足

随着我市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中心城区水环境受污染来源复杂、管网资料不健全、征拆用地难度大、建设空间不足、勘探设计不精准、项目用地批复难、遍地开花施工等影响,仍存在排水不畅、水体污染、资源浪费和生态退化等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一)水安全层面:

水质遭到污染和破坏,势必影响水安全。中心城区水源地周边环境不利因素较多。如:城区从事餐饮经营的企业、个体工商户、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存在违规排放污水、倾倒生活垃圾的行为;城区三水厂距垃圾填埋场仅七公里,且处在垃圾填埋场下游,一旦渗漏液外泄,存在较大水源安全隐患;巴南湖砂石开采区的挖沙洗沙导致河水长期浑浊,影响取水水源水质;每年防汛高水位期间,雨水、河水和污水一同流入,造成水质净化厂超负荷运行,影响出水效果,同时溢流污水进入河道,加之上游漂来大量杂物垃圾,也会污染取水点周围水源;管网施工中,因沟通协调不畅,水、气管网资料不详尽,极易造成施工过程中水气管道破裂,存在安全隐患;城区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导致地下水水位较2010年已下降8.5米,长此以往,不仅会造成地下水资源的严重浪费,且极易引发地质灾害,存在安全隐患。

水资源污染问题依然存在,会导致部分公共水体的承载能力被突破,出现严重的水质退化,某些河湖亦会出现淤塞严重、水体萎缩、生态退化等问题。目前,专项监测断面显示下琼湖、上琼湖、蓼叶湖、石矶湖等还不能稳定达标(尤其下琼湖、石矶湖水质下降至V类情况已被省厅连续预警),胭脂湖总磷与COD仍出现常态化超Ⅲ类标准情况,万子湖等水质也出现反弹,一直稳定达标的后江湖在今年元月份水质恶化,COD超标0.6倍,一度达V类。

(二)水利用层面:

水是一种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市虽雨量较充沛,但人口稠密,人均水资源并不丰富,加之天然降雨蒸发量大,雨量又基本集中于汛期,导致水资源要么利用率低,要么泛滥成灾。据调研,全市水厂受当时资金限制,投资规模和设计标准都偏低,至今运行已十来年,设备大多老化,水处理能力和处理效果均逐年下降,配套管网经常出现爆管现象,漏损严重,导致运行成本增加和不必要的水资源浪费(每年浪费损失率高达20%)。此外,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低,自然降水利用率只有45%左右。加之项目包装的存量资产(污水处理一厂、自来水厂)已移交长沙三峡北控水务公司运营,截至目前,市政排水管网仍未移交运营,城市排水系统仍处于无序管理状态。管网拥堵、雨季内涝问题较为突出。另按PPP合同约定,自来水厂保底产水6万吨,而当前实际用水量为4万多吨/天,政府一方兜底支付1.6万吨/天,造成了资源浪费。

(三)水治理层面:

水资源是一个有机整体,通过统筹治理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极其重要的。而多部门分割管理,很难实现水资源的综合规划、合理配置、统一监管和有效保护。如:管水量的不管水质,管水源的不管供水,管供水的不管排水,管排水的不管治污,管治污的不管污水回收复用时,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就是一句空谈。虽然我市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做得较好,但由于重开发利用、轻保护管理,导致水利工程运行和管理投入不足,水利科技支撑能力、水利信息化水平等与水利现代化建设要求尚有差距,水资源刚性约束机制尚未形成,防洪减灾依然存在短板,预报预警与联防联控能力也存在不足。此外,城区自来水厂,规模大小不一,布局分散,也不利于规模化统一管理。

三、意见建议

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是一项民生工程,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做好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对改善水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打造“宜居、宜人、宜游”新沅江,围绕“水安全保障、水资源利用、水生态治理”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抓好水安全保障,打造宜居新沅江。

用水安全是最普惠的民生。水安全连着千家万户,涉及到群众的根本利益。具体措施:一是消隐患,制定全市水资源调查评价和科学合理综合利用规划,做好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针对防洪薄弱环节和短板领域提出综合应对措施,特别是对存在安全风险的河道堤防、水闸等病险水利设施进行消险;二是强应急,加强城市防洪排涝工程建设以及应急备用水源建设,提高应对重大灾害和突发水安全事件的能力;三是重治污,审议通过《沅江市2022年重点断面水环境治理任务清单》,尽快将胭脂湖流域水环境治理项目包装入库,全面完成万子湖、胭脂湖、城区七湖等水环境综合治理任务,实现考核目标达到三类标准。坚持以防为主,通过追踪溯源,从源头上加强河湖排污治理,清除河湖“四乱”,保证河道通畅,完善水文检测预警,持续做好水源地的生态清淤、岸线修复和水源质量提升工作四是常排查,严格落实饮用水水源隐患和雨污接入点巡查整治建档制度,强化饮用水源日常管理,设置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牌、修建隔离防护栏,防止人为活动对饮用水水体的影响,按销号制要求逐一整治,确保饮用水水源环境安全;五是求突破,建立智慧城管供水管理服务平台,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和射频识别等信息技术手段,建立数字化供水体系,实现各类供水业务的智慧办理和高效推进。

(二)抓好水资源利用,打造宜人新沅江。

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是通过各种措施对水资源进行综合治理、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持续推进节水效力,提升水资源利用水平,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节水增效。开展城区自来水集中供应专项整治行动,规范私采地下水行为、加大城市集中供水范围,收购高新区实竹水厂,实现园区集中供水。二是节水减耗。严控新建、改扩建高耗水项目,逐步淘汰高耗水产能,实施废水深度处理和达标再利用,引导改造提升节水装备,建设水循环梯级利用设施,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三是节水降损。实施公共供水管网更新改造,加快城区生活供水设施及配套管网改造,推广普及公共领域和城区居民生活节水型器具,推动全民节水、爱水、惜水、护水。四是调价节水。健全完善用水计量设施,实施用水超定额(超计划)累进加价制度,利用价格杠杆驱动节水内在动力。另外,对教育、医疗或政府扶持企业可采用政府补贴的方式优价供水。五是余缺互调。坚持拓展水源空间,提升用水效益,同时量水而行,进行输水、配水、用水全过程精细化管理,尝试开展生态海绵城市建设,实现“一水多用”+“渗滞蓄净用排”的良性循环。另外:原拟建三污厂是基于城市总规(到2030年人口规模达到38万)的人口预期进行测算设计。根据我市城区最近人口调查数据及短期内的人口增长预期,到2030年预计实际人口数量将远低于城市总规人口数量。近期取消三污厂建设有必要性,也有可行性,符合我市实际。

(三)抓好水生态治理,打造宜游新沅江。

水生态的改善,最核心的内涵是“可渔、可游”。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宜游水城,离不开水生态的保护与修复。抓好水生态治理,需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科学治水,提前做好顶层规划设计,在推进城区供水、用水、排水、净水“四水”并治的同时,结合当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深入开展原创性治水基础和应用研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完善水利现代化标准体系,提高科学治水水平。二是精准治水,从水资源短缺、水生态损害、水环境污染、水灾害频发等方面着手,以安全性更高、经济性更优、针对性更强、操作性更好的措施,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动态管理。三是生态治水,遵循自然规律,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更加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强化水文化挖掘和传承,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综合效益,推进全域生态美丽河湖建设,重点打造上琼湖(巴山运河-水岸琼湖)、杨泗桥运河北岸、下琼湖老城区环湖岸线修复等一批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面子工程”。四是智慧治水,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5G技术,实现网格化全要素的涉水监测感知、水利设施万物互联、智慧化智能化应用。通过河湖管理、水系连通、垃圾处理、污水净化、面源污染防治等长效机制建立,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系统干扰。五是协同治水,坚持上级与下级协同、政府与市场协同、部门与部门协同、流域与区域协同,共保共治,形成治水合力,抓好控源、截污、治违三个重点,实现闭环管理和“零排放”,使城区居民共享美好水生态。

 

 

政协沅江市委员会

2022年7月5日

 

 

 

 

 

 

 

 

 

 

 

 

政协沅江市委员会办公室                202275日印发

信息来源: 沅江市政协

版权所有:湖南省沅江市政协 电子邮箱:yjzxb@163.com TEL:0737-2721988 FAX:0737-2735682

技术支持:湖南省沅江市信息中心 Copyright©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