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年04月01日 作者:肖耀南、王荣、刘河山 [字体:大 中 小]
从疫情防控一线到脱贫攻坚一线,沅江市489名驻村干部始终冲在最前面,坚定不移把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打出“防疫情、促复工、保春耕、稳脱贫”硬核组合拳,用勇于担当的逆行和能征善战的本领为驻点村群众注入信心和力量,确保拿下战疫脱贫“硬任务”。
疫线尖兵,“四个做好”构筑安全防线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489名驻村干部立即结束春节休假赶赴驻点村,认真贯彻落实学习中央、省委、益阳市委和沅江市委有关疫情防控工作的会议精神,配合村“两委”做好依法科学有序防控各项工作。
做好摸排监测工作,通过拉网式、网格化摸排全面掌握驻点村外省返乡人员数量,在驻点村出入口严格统计进出人员,确保“外防输入、内防扩散”要求落实到位。做好宣传劝导工作,通过流动宣传车、村村响广播、宣传单、微信群等,劝导群众疫情期间不串门、不聚集、勤洗手、戴口罩,红白喜事延办、不办等,引导群众正确认识新冠肺炎疫情,科学做好防疫工作。做好后勤保障工作,通过联系派出单位分批次向驻点村捐赠一次性口罩、消毒酒精、消毒液、帐篷等,解决驻点村防疫物资紧缺难题。做好需求对接工作,通过主动对接企事业单位、社区和群众需求,帮助种养大户寻找销路,为社会“粮草”紧缺和合作社库存滞销牵桥搭线。全市驻村干部通过“四个做好”,为驻点村群众构筑了一条既能有效阻断疫情传播,又能让群众安心生活、放心生产的安全防线。
春耕春种春光催,复工复产战鼓擂
农历二月份,气温回升,雨水增多,是春耕春种的黄金时期,自古就有“二月惊蛰又春分,种田施肥耕地深”的民谚。近日,沅江市共华镇双阜村田间地头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这一段后天能搞得完不?大概还需要几天?”共华镇双阜村驻村干部杨小平在向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分标段负责人了解施工进度。
杨小平(右二)在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十五标段现场查看施工质量,了解施工进度
共华镇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采用土地平整、新修机埠和灌排渠道,衬彻原有大型渠道等措施,可增加耕地面积3%-5%,加以改善生产条件,提高耕作效率,进而不断提高粮食总产量。此项目第十四标段和第十五标段贯穿双阜村,涉及农田面积4200亩左右。受疫情影响,前期各项工程进展缓慢,复工复产以来,杨小平积极配合村“两委”和项目负责人,在做好自身防护措施和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合理调整施工顺序,加班加点提高工程进度,确保项目如期完成。“目前来看,预计在春耕生产之前能够完成主体工程,道路整修或硬化部分可在春插完成后进行,力争把疫情对春耕春种的影响降到最低”,杨小平说。
与此同时,20公里外的沅江市四季红镇阳雀洪村一家印刷厂也是马达轰鸣,工人们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分装工作。“现在疫情还没有完全结束,防疫还是一点马虎不得,大家伙干活的时候也别嫌麻烦,还是带着口罩安全一些。”阳雀洪村驻村干部王成刚“苦口婆心”地劝说着工人们。阳雀洪村印刷包装厂属于小微企业,经营模式采用灵活的订单工作制,主要经营全木浆防静电打印纸、农副产品礼品盒等。为确保印刷厂安全有序复产,王成刚就自动做起了“防疫质检员”,一天两次的消毒、无数遍的劝说成了他的日常工作。到目前为止,印刷厂已经生产纸张300多件,制作腐乳包装盒3000多个。
阳雀洪村印刷包装厂工人在切割印刷纸张
“除了印刷厂复产以外,现在阳雀洪村也已经有240多人顺利返岗复工。”2月份以来,王成刚积极配合村“两委”摸排村民外出务工需求,做好返岗复工人员管理和证明开具,宣传推介沅江市人社局发布的19家企业6000多个招聘岗位,确保了复工复产工作开展安全、稳定、有序。
扶贫路上不能缓,攻坚克难先锋官
突如其来的疫情,给不少贫困户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农产品的售卖也成为了部分贫困户的老大难问题。3月10日上午,沅江市漉湖芦苇场合兴洲管区3名贫困户找到合兴洲管区驻村干部谢益雨反映有三四百棵银杏树苗想卖出去,“放心吧,我现在就联系一下,一有消息就立即通知你们。”谢益雨送走3名贫困户后,就拿起手机进入了“忙线”状态,几个电话过后就联系到了一家收购商。第二天上午,收购商经过实地查看以后,愿意以每棵40元的价格收购全部的银杏树苗。“这批树苗是2015年种的,眼看就要卖掉了,却赶上了这个疫情,要不是我们的谢干部,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呢”,贫困户唐伏清感叹到。
谢益雨(左二)在银杏树苗采挖现场指导工作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虽然管区内的110户322名贫困户已全部脱贫,但脱贫质量还须进一步巩固提升,这也是我们下一步的帮扶重点工作。”为切实提高管区内贫困户的脱贫质量,谢益雨带领驻村工作队员,配合村“两委”对管区内贫困户的需求、基本情况等做了进一步摸排、掌握,对贫困户脱贫以后存在的隐患与不足进行分析研判并针对性制定年度帮扶措施,确保管区内全部贫困户脱真贫、真脱贫,走好脱贫“最后一公里”。
目前,沅江市14个镇场街道组织乡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及党员全面参与,126个市直帮扶单位抽派精干力量尽锐出战,在扶贫一线的战场上鏖战正酣,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同心协力,向最后的贫困堡垒发起总攻,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