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教育】清风扬正气,廉洁在我心——清廉小故事之一、之二

索 引 号:4309810018/2024-2030680 发布机构:沅江市统计局 发文日期:2024-01-10 信息类别:综合政务 公开范围:全部公开 公开方式:政府网站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清廉文化传统的国家,清正廉洁是融入中国共产党人血脉之中的不变本色,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代代传承的红色基因。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刚正不阿、廉洁自律的仁人志士,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廉政故事,在华夏文化中已成经典。请看——

01廉洁小故事1——新鞋踩泥

《松窗梦语》的作者张瀚初任御史时,曾去参见都台长官王延相。王延相没有大谈为官之道,只给张瀚讲述了自己的一次乘轿见闻:一天,乘轿进城,路遇大雨。一轿夫脚穿新鞋,从灰厂到长安街,小心翼翼择地而行,生怕弄脏了新鞋。进城后,路面泥泞渐多,轿夫一不小心,踩入泥水坑中,由此便高一脚低一脚地随意踩去,不复顾惜了……王延相说:“为官之道,亦犹是耳,倘一失足,将无所不至矣?!”张瀚听了这个“新鞋踩泥”的故事后,“退而佩服公言,终生不敢忘”。此后多年,他严谨从政,廉洁为官,后来升任被称为“朝中第一官”的吏部尚书,建树颇多,名留青史。

02廉洁小故事2——子罕辞宝

春秋时期,宋国有个人得到了一块玉石,把它献给主管建筑工程的大臣子罕。子罕不肯接受。献玉的人说:“我已经把它给加工玉石的匠人看了,玉匠认为它是珍宝,所以才敢献给您。”子罕说:“我把不贪财作为珍宝,你把玉作为珍宝;如果给我,我们都丧失了珍宝,还不如各人持有自己的珍宝。”于是,留下了“子罕弗受玉”的美传。

古人云,“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不仅可以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温润心灵,还可以通过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建立一种恒久的价值观。

廉洁,既是一种思想观念,又是一种价值取向,更是一种育人要求,青冈法院全体干警将始终以廉洁从教、爱心育人为行为准则,打造高质量的教育平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