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医疗卫生机构:
根据沅江市卫生健康局关于印发《贯彻落实毛伟明同志调研座谈会重要工作部署责任分工表》的通知。对爱国卫生工作股2021年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为确保此项工作圆满完成,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
根据市委、市人民政府工作安排,我市将迎接国家卫生城市的创建,各医疗卫生机构要对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2014版)》,结合各自单位精细化管理工作,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强化常态长效管理,力争在国家暗访考核中不失分、少失分,确保通过3年的时间,在2023年实现国家卫生城市的创建目标。
二、卫生乡镇创建工作
(一)省级卫生镇创建工作。2021年,我市有南大膳镇、南嘴镇申报创建省级卫生镇。
(二)市级卫生乡镇创建工作。2021年,我市有新湾镇、阳罗洲镇、黄茅洲镇、共华镇、茶盘洲镇共5个镇申报创建益阳市卫生乡镇。
各医疗卫生机构要对照相应的《湖南省卫生镇标准》、《益阳市卫生乡镇标准》,提升单位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强化单位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完成病媒生物防治,为本镇辖区提供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及业务指导,按(湘卫规划发﹝2020﹞7号)文件要求,建立室外吸烟区,完善必要的档案资料,落实好长效管理机制,确保顺利通过益阳市爱卫办考核评估。爱卫办将加强对各医疗卫生机构的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帮助各单位提高创卫工作质量和水平。为11月、12月底顺利通过益阳市爱卫办省级、市级考核评估验收。现将标准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1、湖南省卫生镇标准
2、益阳市卫生乡镇标准
沅江市卫生健康局
2021年2月26日
附件1
湖南省卫生镇标准
一、爱卫组织管理(10分)
1、镇政府重视爱国卫生工作,建立了爱卫会组织,并由镇长担任负责人,记1.5分。
2、镇政府配有1名爱卫专干,社区和各村委会确定了兼职负责爱卫工作的人员,记1.5分。
3、爱卫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近两年爱卫工作经费每年不少于2万元,记2.0分。
4、认真贯彻《湖南省爱国卫生条例》,结合实际出台了相应的规范性文件和规定,记1.0分。
5、组织开展了单位或各村之间的卫生检查评比活动,记2.0分。
6、配合新农村建设积极开展卫生村创建活动,且已有20%以上的村获得省或市级卫生村称号,记2.0分。
二、健康教育(10分)
1、镇医院有专(兼)职人员负责健康教育(以下简称健教)工作,有健教档案资料,每年印制健教宣传资料2种以上发至各村和社区单位,记3.0分。
2、镇辖区学校健教开课率100%,做到有教材,有教案,有教师,有课时,有测试,记1.0分。
3、随机抽查中、小学生各1个班,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达85%,健康行为形成率达75%,记2.0分。
4、主要街道设置固定的“创建”或卫生宣传标牌,记1.0分。
5、社区和有独立院落的单位设有固定的卫生知识宣传栏,并每季更换内容一次,记2.0分。
6、开展了控烟宣传活动,镇区内无烟草广告,医院门诊及病房、机关单位会议室及学校有禁烟标志,记1.0分。
三、镇政府驻地村卫生(10分)
1、自来水和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0%以上,其中无害化厕所普及率达40%(血吸虫疫区50%)以上,且有资料数据可查,记4.0分。
2、村庄道路基本硬化、平坦整洁,有垃圾收集设施且定期清运,无乱倒垃圾现象,记2.0分。
3、村内有专(兼)职卫生管理和清扫保洁人员,环境整洁,沟渠通畅无污物积存,集中居住区进行了绿化和美化,记2.0分。
4、农家庭院物品摆放整齐,室内外环境清洁,村民有良好的卫生习惯,记1.0分。
5、牲畜家禽实行圈养,圈舍内外清洁,与人居用房分开,记1.0分。
四、镇容环境卫生(24分)
1、按镇区常住人口千分之三配足环卫专业人员,主次干道每天清扫保洁时间不少于14小时,背街小巷不少于10小时,记3.0分。
2、配备了与工作任务相适应的环卫清运工具和车辆,垃圾日产日清,记2.0分。
3、路面硬化率和人行道板铺装率均达90%以上,无坑洼积水,无暴露垃圾,记2.0分。
4、主要街道两侧每50m—80m设一个果皮箱,行道树无缺株现象,记2.0分。
5、垃圾收集点整洁且相对密闭,服务半径不超过100m,记2.0分。
6、有较规范且符合卫生要求的垃圾填埋场,记3.0分。
7、按每万人3座比例设置公共厕所,记2.0分。
8、公厕有专(兼)职人员管理,地面和墙壁整洁,便池内无积粪,无尿碱,粪便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记2.0分。
9、建筑施工场地围档作业,档外无建筑材料堆放,档内无生活垃圾,记1.0分。
10、镇容整洁,街道门店落实了“门前三包”制度,无占道经营和乱摆摊担现象,记3.0分。
11、交通要道无马路市场,镇区设有专门赶集场所,集贸市场管理规范,商品交易划行归市,分摊经营,清洁卫生,秩序良好,记2.0分。
五、环境保护(6分)
1、有环境保护规划和年度计划,镇政府有环保专(兼)职人员,记1.0分。
2、乡镇企业及驻镇企业应严格执行环保审批“三同时”制度,废水、废气、废渣达标排放,汽车鸣笛、建筑工地和商业噪声等得到有效控制,并有环保部门的监测资料,记2.0分。
3、镇政府制订了有关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相关规定,并在水源地两侧设置警示牌,保护区域内无排污、挖沙、打草、放鸭、游泳、摆渡等违反国家饮用水水源区保护规定的现象,记2.0分。
4、镇区河道、湖泊等水体水面清洁,岸坡无成堆垃圾和杂物,记1.0分。
六、单位及居民区卫生(8分)
1、各机关单位和社区爱卫组织健全,有专(兼)职人员负责爱卫工作,有卫生管理制度,定期开展卫生检查评比,记1.0分。
2、环境整洁、有绿化美化,车辆停放整齐,无乱搭乱建、乱停乱放、乱堆乱摆、乱扔乱倒、乱贴乱画、乱拉乱挂等“六乱”现象,记2.0分。
3、单位食堂符合卫生要求,有有效的卫生许可证和健康证,餐具消毒措施落实,记2.0分。
4、单位院落有相对密闭的垃圾收集设施,公厕均为水冲式且符合卫生要求,记1.0分。
5、镇区居民房前屋后卫生整洁,无乱堆杂物现象,居民户厕全部进行了无害化改造,改厕工作有数据资料可查,记2.0分。
七、公共场所与食品卫生(12分)
1、各类公共场所和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持有有效的卫生许可证,有卫生管理制度,内部环境整洁,记3.0分。
2、从业人员持有效的健康证,经培训上岗,并有良好的卫生习惯,“五病”患者调离率为100%,记2.0分。
3、各经营单位有餐、茶具消毒措施或使用集中消毒餐、茶具,记3.0分。
4、旅店床上用品做到一客一换,长住客一周一换,无卫生间的客房所用脸盆、脚盆标志明显,一客一消毒,记1.0分。
5、食品生产及经营单位做到食品储存生熟分开,工具售货,有“三防”设施;食品原材料采购索证并建立台帐,定型包装食品标识符合要求,记2.0分。
6、不销售过期变质食品,两年内无群体食物中毒事件发生,记1.0分。
八、除害防病工作(16分)
1、除“四害”经费落实(按镇区人口每万人0.8万元计),记2.0分。
2、每年统一组织开展了两次以上除“四害”活动,四害孳生地得到有效治理,记2.0分。
3、在专家指导下科学灭鼠,有工作方案和技术方案,各项技术措施合理,辖区内不使用和销售违禁鼠药,记2.0分。
4、鼠密度达标(现场抽查重点行业房间50间、一般单位和居民户各25间、外环境1000延长米),防鼠设施基本达到要求,记5.0分。
5、近两年无甲、乙类传染病暴发疫情或疫情得到及时处理,无二代病例发生,无医院内感染引起的暴发疫情和死亡事故,记2.0分。
6、镇医院依法做好疫情报告工作,实行了网络直报,法定传染病报告漏报率低于2%,记1.0分。
7、规划免疫疫苗全程合格接种率达90%以上,记2.0分。
九、民意测验(4分)
随机访问当地居民和外来人员30人,满意率达80%以上,记4.0分。
附件2
益阳市卫生乡镇标准(试行)
一、爱卫组织管理(15分)
1、乡镇政府重视爱国卫生工作,成立了爱卫生会组织,并由乡(镇)长任爱卫会主任,乡镇配有1名爱卫专干,经费投入能够满足日常工作需要。(记5分)
2、有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和年度计划,工作有措施,有检查,有总结。(记4分)
3、充分发动干部群众参与创建活动,定期组织辖区各行政村和单位开展各项卫生活动。(记3分)
4、积极开展创建卫生示范村活动,区域内已建成不少于3个市级卫生村。(记3分)
二、镇容镇貌(20分)
1、乡、镇政府所在地道路硬化平整,区域内绿化、美化,路灯明亮,街道路面硬化率达到70%以上。(记5分)
2、区域内主要街道和道路排水畅通,无淤积污水污物;临街房屋外墙整洁,无乱贴乱画、乱搭乱建、占道经营。(记5分)
3、乡、镇区域内沿街单位、商铺和住户 “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实;区域环境干净卫生,车辆停放整齐,广告牌匾设置规范,垃圾按规定收集处理,污水能安全排放。(记5分)
4、居民住户庭院清洁,物品堆放整齐,无乱倒垃圾、乱泼污水和随地便溺现象。(记3分)
5、区域中心内无敞放家禽、家畜现象。(记2分)
三、卫生设施(20分)
1、乡镇主次街道配置有专职人员负责日常清扫保洁,生活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定点填埋,无害化处理。(记4分)
2、区域内卫生基础设施布局合理,主要街道两侧每隔
50-80米左右设置有垃圾桶或果皮箱,并设有能够满足需要的固定垃圾中转台点(有墙、有顶),周边环境整洁,基本做到无蚊、蝇孳生。(记4分)
3、区域内公厕数量足够,标识明显,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厕内干净卫生,有专人保洁,地面无积水,蹲坑、便池做到无积粪、无污垢、无蝇蛆、基本无臭;乡镇机关、单位、医院、学校公厕均为水冲式无害化卫生厕所。(记4分)
4、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30%以上,自来水普及率达到60%以上。(记4分)
5、集贸市场设置有基本卫生设施,有专人管理和清扫保洁,垃圾及时清运;市场内干净卫生,秩序良好,做到定点定位,划行归市,摆放整齐。(记4分)
四、饮水与食品卫生(15分)
1、乡镇水厂(站)卫生管理规范,制度健全,从业人员持证(健康证、培训证)上岗,水源地防护和出厂水水质符合标准,定期组织相关单位对水质进行化验检测,水源地、出厂水和末梢水水质监测记录完整;近三年未发生因饮用水污染导致的疫情。(记5分)
2、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持有有效许可证,建立原材料采购索证、验收及登记制度;从业人员持有有效健康证和培训证,传染病调离率达到100%;经营场所防尘、防蝇、防鼠设施齐全。食品加工、制售、储藏符合有关卫生要求,上下水和消毒设施符合有关规定。(记5分)
3、区域内连续三年无重大食物中毒等公共卫生事故发生。(记5分)
五、健康教育(13分)
1、乡镇有专(兼)职人员负责健康教育工作,辖区内健康教育网络健全,健教工作有方案、有计划、有评价、有记录。(记2分)
2、乡镇中小学健康教育开课率100%,学生卫生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分别达到70%以上。(记3分)
3、乡镇卫生院按要求完成传染病防治及计划免疫工作,院内醒目位置设有固定健康教育宣传栏,每季度更新一次内容。(记3分)
4、乡镇主要街道和中心区域设置有不低于3平方米的固定健康教育宣传栏或卫生防病板报,每季度更新一次内容。(记3分)
5、乡镇定期开展卫生防病知识宣传,村民卫生知识普及率达到70%以上。(记2分)
六、除害防病(12分)
1、除四害经费落实(按镇区每万人0.8万元计);乡镇有专(兼)职人员负责除四害工作,辖区内除四害工作网络健全,工作有方案、有计划、有记录、有监测。(记3分)
2、采用化学、物理、机械等多种形式,每年开展春、秋季集中消杀活动两次以上,不使用国家禁用的灭鼠药物。(记2分)
3、定期组织辖区内居民群众开展蚊、蝇、蟑、鼠害孳生地集中治理活动,有效控制“四害”孳生;乡镇所在地鼠害密度达到国家规定标准。(记3分)
4、认真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和《实施办法》,辖区两年内无肝炎、痢疾等传染病暴发流行。(记2分)
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连续三年达到85%以上。(记2分)
七、民主测评(5分)
1、随机访问当地村(居)民和外来人员,卫生满意率达7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