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江革命老区的历史与现状

索 引 号:4309810018/2021-1381349 发布机构:沅江市人民政府 发文日期:2021-04-29 信息类别:综合政务 公开范围:全部公开 公开方式:政府网站

沅江市以“玩水所归宿之地”而得名,有“天然湿地”“鱼米之乡”之称湘北湖滨。1949年8月,沅江解放后隶属益阳专区,1952年11月隶属常德专区, 1962年12月复属益阳专区。1988年10月,经国务院准,民政部[198837号文件批复沅江县改市。面积2177平方千米,下辖 2个街道办事处、11镇、2个芦苇场,共有行政村150个、社区34个11个管区人口74.9余人

沅江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自五四运动后,以爱国学生为主力的反军阀、反日爱国宣传活动接连不断。1925年4月,沅江县有了第一批中国共产党员,在湖南省第一师范就读的钟化鹏、熊玉瑞和刘六如等创建了沅江学社,创办了《新沅江》旬刊。自此,革命火种在全县各地迅速传播。次年,中共沅江县特别支部成立,把沅江人民的革命斗争引向高潮。随后,工农运动如火如荼,震撼着这块古老的湖滨大地。1927年初,中共领导下的农民协会会员发展到6万之众,工农纠察队员达数千人,成为湖南省工农运动极为活跃的县份之一。1930年到1934年,中共湘鄂西特委洞庭湖特区游击队成立,以漉湖的广大区域为根据地,坚持革命斗争长达数年之久。中共湘区早期领导人毛泽东等,亦曾亲抵沅江指导或从事革命活动。在白色恐怖下,沅江优秀党员蔡杰、徐植南等为革命事业而壮烈牺牲。

抗日战争时期,沅江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从未停止。在中共地下组织的帮助下,全县有16名热血青年奔赴延安,直接投身抗日前线。解放战争时,中共领导的江南民主联军长期活跃在武光洲一带,发动群众对抗国民党的统治,并伺机打击反动武装,支援人民解放军南下。人民解放军水手聂春台在渡江战役中用手榴弹炸毁敌巡防舰,成为著名的渡江战斗英雄,在解放上海战斗中,被兵团授予特等功臣模范称号。据统计,沅江各个时期牺牲的革命志士和人民战士有:大革命时期350多人,抗日战争时期8656人,解放战争时期853人。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为了人民的自由、解放,沅江人民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1949年8月,在人民解放军的强大攻势下,沅江县获得解放。中共领导的南下工作队冀南支队第一大队第三支队140多人,迅即来到沅江县接管旧政权,组建新的沅江县人民政府,中共沅江县委亦于同时成立。在抗美援朝、对越自卫还击战斗中,数以百计的沅江儿女血洒异乡,把宝贵的生命献给了共和国事业。

1990年1月,由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沅江市为革命老区。

历年来,沅江市委、政府高度重视老区的建设发展,在省、市老区办的支持下,热心关注老区群众,坚持服务老区、为老区人民谋幸福,牢记使命踏实工作,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着力推进老区建设通过关部门单位的大力支持以及老区人民的不懈努力,沅江市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建设取得新的进展,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事业稳步发展,老区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事业得到稳步持续增长,老区建设取得了高质量发展成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